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通证券-货币牛市与股债牛市的交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7:10: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下而上的关系来验证经济的变化。这是我们对工业经济的研究。所以说做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不一样,首先要检验数据真假,然后对经济走势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2、货币波动分析

第二个方法,和美国一样,我们也要从货币角度展开分析。从美国经验来看是研究货币增速。货币是各种存款,存款对银行来讲是一种负债。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两个方面,一是负债,一是资产。通常讲我们要看货币和信贷数据,货币是银行的负债,信贷是银行的资产。

所以我们对中国货币的研究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是看银行资产变化,另一个是看银行负债的变化。首先从资产角度研究,银行的信贷是直接给经济做润滑的。过去,中国工业经济与信贷走势有高度关联,我们可以看到过去20年信贷增速和工业增速的变化高度一致。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能否赚钱与大家出生的年代有关系,或者说和大家入行的时间有关系。08年我们写了一个报告叫《信贷决定论》,认为中国工业化经济由信贷驱动,信贷走势可以决定经济变化。后来08年底四万亿一出,09年我们坚信债券到了熊市,股票到了牛市。但是现在如果继续讲信贷决定论,就没有人理你了,因为这个规律不再成立了。所以有很多规律短期有效,但时间长了就失效了。所以在中国资本市场要活下去,不是说靠一招鲜就能吃遍天下,要经常被市场玩来玩去,大家要不停学习,更新自己的研究理论。

为什么信贷不灵了呢?因为中国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信贷占到了融资的90%,但现在融资结构有了变化,各种非信贷融资开始崛起,如非标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等,而信贷占比只有一半。所以说对信贷研究就不够了,我们必须观察社会融资总量。社融是央行2013年很大的变革,以前我们写报告写信贷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不仅要写信贷,还要写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

目前央行公布两个数据,一个是货币信贷,一个是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的关系高度吻合,但今年又发生了变化。因为社会融资总量不包含政府融资,过去,政府融资体量很小,比如说国债每个月就发几百亿,但今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六月地方债净发行超过七千亿。央行设计社会融资总量这个指标时,明确讲了政府融资跟它没有关系,是属于财政政策,不归它管。所以说目前的社会融资总量不准了,因为漏掉了很大一块——政府融资。以前政府融资少,可以忽略,但是现在总量太大了。所以说我们必须使用一个新的指标,叫作社会加上政府融资,这个指标在我们报告里写了,是融资角度看经济最为准确的指标。

刚才我们讲各种银行的资产,比如信贷、融资。现在我们从货币角度观察,货币就是看各种存款。最早我们发现,M1与工业增速高度一致,所以M1走势在以前非常重要。当年有个兄弟有一句名言:“M1定买卖”,一句话立马成名了。过去“M1定买卖”这句话成立

是有历史背景的,你要理解M1的定义。M1在中国定义为企业的活期存款,被用来支付,可以反映企业的流动性变化和经济变化。所以过去M1和工业增速、企业盈利走势高度一致。

现在M1这个指标为什么又不准了?核心是在于金融脱媒。就是我们发现余额宝出现了。过去钱会存活期存款,现在如果还全部去存活期,一定是智商有问题。活期存款就0.35%的利息,如果我存余额宝,至少有3%的收益。因此目前M1指标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各种新的支付方式出现了,很多企业已经不去存活期了,M1无法全面统计企业可以用来支付的存款变化。现在大家看中国的货币数据,不用看M1了,目前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未来,活期存款会被各种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消灭。所以说M1在未来也没有意义了。但目前我们看货币数据,M2还是可以勉强看一下,因为它包括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我国银行目前M2总量大概是120万亿,但货币基金规模只有几万亿,

银行理财十几万亿。这些新的货币和M2没有完全替代,这个时候还是可以用M2描绘企业和居民支付总量的变化。但是未来M2应该也会逐渐失效。

央行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统计创新货币的变化,应该把银行理财、各种债券和货币基金都统计进去。除了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其实统计这个事情也很重要,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新的货币增速变化、理解经济的变化趋势。中国的货币指标正在发生变化,有很多指标丧失有效性,但是有些指标目前还在用,但是需要改进、替代。

3、转型经济分析

第三个就是分析中国经济的转型。刚才我们有两大块分析主要落脚点是工业经济,不管是信贷还是融资,不管是房地产还是汽车,都是一个工业经济的范本,是一个龙头。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型,首先我们增长的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研究经济增长?增长理论和需求研究完全不一样。你去研究投资消费和出口,是需求研究。但是,增长是供给研究。

我们从供给研究理解,我们发现过去中国经济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大驱动力。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过去有充足的人口红利,年轻的人口很多,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现在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2011年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拐点,15-59岁劳动人口峰值已经出现了。这对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不同年龄段的收入和消费模式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看一下美国居民收入和年龄的变化,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抛物线。今天,我们这个培训是面向今年入行的很多新员工,新员工是很幸福的,因为你看未来充满希望,这个抛物线你可以抛到天上去。但是对我们这些很多从业10年以上的人来说你已经到顶了,

抛物线只能往下了,是希望抛物线往下的慢一点。因此连带的消费预期不一样,不同年龄消费结构很明显不同,汽车、房地产都是年轻型消费。但是人口老龄化后,车子开不动了,中国法律规定70岁以上不能开车。我们的房子也是,不管在北京、上海、深圳,一说到房子都觉得压力山大。但是从人口结构观察,房地产并不是刚需消费,人老了以后并不需要买房子。

媒体报道的以房养老,就是你老了以后把房子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负责你到去世前的所有消费,去世后房子归保险公司所有。以房养老这个模式非常好,因为如果你真的去世了,你在天上不需要房子住,最佳的模式是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大家老了以后,不需要买房子,应该想方设法把房子的钱拿出来花掉。因此不同年龄的消费模式完全不同。所以说老年人的核心消费是医疗,医疗的需求是持续上升的。

中国人口结构拐点出现以后,我们发现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变了。比较日本、韩国等国,我们发现房地产肯定见顶,汽车也会见顶。汽车增速有三个时期,高速、低速和中速期。大家今年看到房地产神话没有破灭,一二线房地产又在涨,房价井喷。但汽车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汽车和房地产的增速从长期来看完全一致。今年的汽车没有任何政策的打压,突然间增速变成负的了。看一下人口结构,从日本和韩国来讲有三个时期,人口的高速、中速以及低速期。目前中国的汽车增速变成了负增长,我们的年轻人口增长肯定是低速期,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所以说汽车和房地产模式已经结束了。

我们看到目前的工业经济数据全部是一目了然,看五六月份的数据,你会发现汽车、钢铁、水泥、发电清一色都是零增长或者是负增长。因为整个人口结构变了以后,工业化已经步入了尾声,已经要结束了。

未来经济怎么转型?我们是需要寻找经济新的动力。过去我们靠人口红利驱动,将来我们有三个希望。第一个叫人力资本,人少了,但是质量高了。第二个是创新,第三个是改革。

首先说说创新。从家电消费来看,你会发现电视机、电冰箱等等早已经见顶了,其实手机也是这样,人们最早用的是诺基亚,大砖头,但后来智能手机兴起以后,大家开始换成苹果,苹果一代出来又会换下一代。一旦发现有新的功能,尽管以前那个还没有淘汰,人们还是愿意花钱把已有的手机换掉,所以创新可以激发新的需求。其次看看改革。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过去我们讲工业化转型,把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未来我们是把为工业服务的土地、制度等,变成为服务业进行服务。例如自贸区,是把以前工业用地变为服务业用地,核心是注入金融行业的内涵。又如金融改革,本身就是提高金融服务业的效率。所以,改革可以提高效率,方向也非常明确,但目前市场对现状比较迷茫。

再来是人力资本,中国过去几乎没有大学生(每年大约几十万),现在每年差不多七百万。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的人口素质,过去可以说中国是文盲,美国是大学生。但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人力资本起来了以后,影响非常大。很多人说长期增长来自于哪里?其实来自于教育,政府如果愿意给教育花钱,未来的增长是很有希望的。

如果人力资本起来了,收入便可以提升,整个服务业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的案例分析来看,工业化以后都迎来了服务业的高增长。比如工业化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可以提高工业效率,所以咨询、法律等商业服务业开始大发展。又比如生活服务业,目前其需求也是非常强劲的,大家都想出去看一看,中国的出境游增速每年20%。

再比如教育消费,在几个主要大城市中房价高的一个核心是买房上学。例如,在北京很多即使买了学区房,第二年都不知道会去哪个学校。在上海情况略好一点,大家除了买学区,还有一个提前录取的机会,即报考民办小学。但我们发现,上民办小学也不容易,录取率非常低,好一点的民办小学的录取率大约只有5%,比高考还要难,民办考不上还得买学区房。与此同时,你会发现这里还有一个教育商业模式,民办小学是通过高薪激发老师的动力,该干什么干什么。但公立学校不一样,很多公立学校老师直接把孩子扔给了家长,所以家长常常会给孩子报培训班,比如说奥数,这个需求也就出来了。

此外,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消费,其实也和教育一样,需求非常强,但是供给不足。如我们的电影票房已经创了全球新高,似乎每天都在创新高;中超也创了历史票房新高。

从中国经济去理解,工业化需求在萎缩,但是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服务业的需求都在蓬勃地崛起。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所以,我们说转型的核心是转向了创新、改革和服务业,这是大方向。

理解方向以后,自下而上选行业很重要。工业化的时候,你去买钢铁。但是今年即便大家讲神创板泡沫,发现只有在这几个行业才有泡沫。如果把全通教育改成全通钢铁,它不可能涨。每个行业不一样,不同时代经济的主旋律不一样。所以我们未来的行业研究重点,应该放在转型的、有希望的行业。

4.债务周期分析

经济的转型方向明确以后,我们要探讨如何转的问题。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但是工业目前舍不掉。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转型的路上会出现问题。

从增长理论出发,增长动力是三个: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实际上,在中国过去几年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劳动力的增速下降,过去我们劳动力增速每年是3%,现在每年1%不到。单纯的劳动力增速下降就会导致经济的潜在增速出现下降。

海通证券-货币牛市与股债牛市的交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aum8bhu479ew80o94h77xpo5846y00r1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