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生 产 实 习 指 导 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一、生产实习总则 (一)实习的性质
生产实习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
生产实习学生是以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现场施工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应深入实际,认真实习,获取直接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完成实习指导人(现场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培养和锻炼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目标
1、通过实习了解建筑构造、结构体系及特点;了解某些新建筑、新结构、新施工工艺、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等。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工业与民用建筑设备安装的单位或分部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3、通过现场实习了解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4、参加实际生产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广大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树立刻苦钻研科学技术为祖国现代化多作贡献的思想。
(三)实习内容
1、看懂实习工程对象的建筑设备施工图;
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及特点等,提出个人对设计图纸的见解。 2、参加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完成下列的1~2项); (1) 参与拟定施工方案,并独立完成部分工作。当已有施工方案时,可通过熟悉方案并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个人见解。
(2) 参与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或施工平面图,当已有此两种资料时,可通过了解编制方法、执行情况和现场管理等提出个人见解。
(3) 完成单项作业设计工作(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等)。 (4) 参加或熟悉施工预算的编制。 (5) 参加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拟定。
3、学习1~2个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机具设备及用途、质量要求以及本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设想等;
4、了解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了解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
5、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现代施工管理方法等的应用,了解施工与管理的新规范;
·1·
6、参与现场组织的图纸会审、技术交流、学术讨论会、工作例会、技术革新、现场的质量检查与安全管理等;
7、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 8、了解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四)实习组织形式
在实习前,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动员。本次生产实习的组织形式为分散实习。
学生进入实习工地后,在现场实习指导人(工地上具有一定职称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和实习项目的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应与指导人经常保持联系,并按照计划完成生产实习的各部分实习内容,记录实习日记,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接受日常实习考评,教师进行期间检查和指导。实习结束后,应认真整理和完成有关实习成果,并接受实习答辩。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认真写好实习日记,根据实习内容,用文字、图表等简明地进行记述;对工程参观、工作例会、专题报告、现场教学、施工操作要领、技术调查及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等亦应及时写入实习日记中,为写实习报告积累素材。
(五)实习时间安排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在在第七学期初进行,时间为4周,具体日期为。
(六)实习成果
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以下几项实习成果: 1. 每日完成的实习日记;
2. 实习结束后,完成生产实习报告;
3. 在施工现场自己完成的有关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施工预算方面的方案、图纸和计算书等(此项附在实习报告中);
4. 有关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专题调研报告(此项也可附在实习报告中);
(七)成绩评定
实习指导人根据学生在施工现场实习时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实际表现、工作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等,在实习成绩表中写出评语,再依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出勤表和实习答辩情况,由实习指导教师确定实习成绩。
(八)组织领导
1、实习工作在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组织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组成实习队,进行实习准备与实习指导工作。实习队应根据实习地点设若干实习小组;
·2·
2、生产实习是生产单位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过程,实习期间,实习学生要服从所在单位的领导;
二、实习工地的选择
实习单位应选择有一定施工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施工企业,实习对象应选择大中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其结构类型应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层砖混结构、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为主,所选项目,应尽可能在建筑设备安装施工高峰时期,以一个项目为主要实习对象并兼顾其他分部分项工程,实习期间应参加两个以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实习单位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
三、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习准备工作,安全问题是实习中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学校和施工单位必须本着对实习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作好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使实习学生在工地上作到“三不伤害”(即实习中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同时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这对于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现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学生到达施工实习单位后,必须接受三级教育,才能允许进入工作岗位。三级教育的三个级别分别是:
(一)公司(工程公司、工程处)级教育
实习学生进入施工实习单位后,在没有进入岗位前,由企业劳资部门组织,安全管理部门选择教材,指派专业人员,按正规化的教育方式,对实现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其重点内容是:
1. 本企业的生产、工作性质,本单位的危险场所以及注意事项。 2. 安全生产法规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 本企业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典型事故案例的原因、后果。 (二)项目经理部(工程队)级安全教育 由工程队安排进行,其重点内容包括:
1. 施工生产工艺、机电设施的性能、防范知识与注意事项。 2. 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及人员分工情况。 3. 劳动保护法规、安全守则、劳动纪律。
通过项目经理部(工程队)级安全教育,使实习学生对作业环境、施工条件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班组长及兼职安全员对实现学生进行上岗安全教育。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施工作业的特点、生产任务及作业环境与内容。 2. 本队的危险作业单位、作业岗位以及各岗位的注意事项。 3. 班组人员分工情况、相互联系以及各自应负的岗位责任。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