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解度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 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
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
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
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KCl 溶解度S/g KNO3 31.6 45.8 63.9 85.5 20 34.0 30 37.0 40 40.0 50 42.6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C.40℃时,10gKC1加入2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10gKCl加入20g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错误,符合题意。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5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是解题关键。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40.0g?100%?28.6% ,故
100g+40.0g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 B>A=C B. 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C的溶解度大,当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B>A=C,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在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确;故不符合题意;
25g?100%?20%,说法正
100g?25gC、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因此当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降低,但是A物质降低的更大,析出的晶体更多;因此,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 A,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4.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
溶质质量?100%
溶液质量A、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正确;
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 D、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不正确。故选A。
5.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C.溶剂质量减小了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答案】C 【解析】
A、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正确;D、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一定饱和,错误。故选C。
点睛:在本题中蒸发溶剂,溶质会析出,始终保持室温时的饱和溶液。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g,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g?100%?40%,故选项错误;
40g+100g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故选项正确;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C。
7.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正确;
B、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溶解度?100%,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正
溶解度+100g确;
C、从t2℃降至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不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100%
溶液质量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项,水是常见的溶剂,但并不是只有水可作溶剂,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错误; B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正确 ;C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错误; D项,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纯净物,错误。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t1℃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