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沉降观测记录:
(1)新规程规定:单位工程沉降观测记录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量单位来做。(是否所有工程都需要第三方观测,有待商议,有的省市对此有专门规定。高层建筑一般需有第三方观测)
(2)有了第三方观测:这不等于说施工单位自己就不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单位需要侧重于施工过程出现的沉降问题,在观测频率上应当高于第三方观测。当发现自己的观测数据同第三方的观测数据出现较大差异时,要及时同第三方联系沟通,查明问题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因此,委托第三方进行沉降观测和施工单位自己进行沉降观测都是必要的,而且应当独立进行,既不能相互依赖,也不能相互干扰。
(3)观测点布置示意图:标明观测点和基准点位置及编号,基准点与观测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指北针。沉降观测基准点最好不少于3个,至少得有2个 3、材料、构配件质量证明
(1)要具有可追溯性:要注明进场日期数量,批号、使用部位。复印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
(2)水泥厂家必须提供出厂质量证明文件、7天试验报告、28天试验报告。 水泥的使用时间距出厂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即:注意试验时间和批次)。
(3)幕墙进场时应有五性(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性、变形性)检测报告,节能工程要求进场后复验气密性。安全玻璃应有安全性能检测报告并进场复验(CCC标志的可不复验)。
(4)门窗工程进场要进行传热系数、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
(5)预拌砼供应商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砼配比通知单、预拌砼出厂合格证(浇筑当日)、预拌砼质量合格证(相当于砼强度评定)、砼抗压强度报告、预拌砼交验单。 (6)要编制材料构件复验、施工试验计划。
(7)原材或施工试验报告上“代表数量”一栏,应该写实体代表的数量,而不是规范规定的最大代表数量。比如:一个工程只用5万机红砖,而试验报告上代表数量是15万,显然不合理。 4、施工试验:
(1)有建筑节能要求的门窗和幕墙工程,应对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进行现场检测。此外,还应有结构胶试验报告、埋件拉拔试验报告、防雷接地电阻检测记录、淋水检验记录。
(2)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淋水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蓄水检查的蓄水时间
不得小于24小时。灌水试验:适用于游泳池、水池、水箱,灌至设计标高后,停1天观察水面标高。(即要注意试验时间)
(3)地下防水应填“地下工程渗漏水检测记录”。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屋面、外墙、幕墙应填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
(4)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旧规程是“应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验收时测量”,新规程是“应在主体结构完成或验收时”,(即整个工程如果只填一次也不算错,但填两次更好)
(5)钢筋焊接正工施焊前,参与焊接的焊工必须进行工艺试验。钢筋机械在正式连接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中途更换钢筋厂家时,应补充工艺检验。 5、调整型抽样
(质量验收规程)第4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方案,调整后的抽样复验、试验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并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1)同一项目中由相同施工单位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品种、同规格、同批次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如某小区的1#、2#、3#楼,使用圆6钢筋共34吨,不超过60吨,当3个楼圆6钢筋为同厂家同批次时,就可以只做一次试验,用于3个楼。但是如果超过了60吨(即规范规定的检验数量)就不能只做一次试验。
(2)同一施工单位在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用于同一项目中的多个单位工程;如:同厂家同品种同批次的窗户用于某小区1、2、3#楼,就可以只要一份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3)在同一项目中,针对同一抽样对象已有检验成果可以重复利用。如窗户三性报告、节能材料检测报告等等。
通俗的说就是:同一项目,同一施工单位,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次,数量不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试验数量,就可以多个单位工程共用一份质量证明文件。 6、常见材料、配件试验批次常见误区及注意事项:
(1)普通砼: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配比砼每200m3至少取样一次,而不是每100m3。试块应在砼浇筑地点取样,从同一盘或同一罐车中取,而且是卸料量的1/4~3/4之间取,不是一开始也不是快用完才取。(检查发现资料见证取样有写“在罐车口取样”,要注意改正。)
(2)抗渗砼取样:每取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有与其对应的标准养护试块,且取自同一
盘/罐车。每取一组抗渗试块应有与其对应的标养和同条件养护试块,且取自同一盘/罐。 (3)钢筋接头取样(依据焊接规程):钢筋电弧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同形式为一批,但是不超过连续两层。(即数量不超过300,不需要每层都取,可以两层取一次); 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同一批中有不同直径的焊接头,应在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中分别区一组。(即数量不超300,大小各取一组,数量300~600,也得大小各取一组,中间的规格不需要每种都取)。
(6)现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明确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数量不得少于3组,在搅拌机出料口制作砂浆试块。”
(7)砼或砂浆试块少于3组时,也要进行强度评定,砼按非统计方法评定。
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凡是被下道工序遮盖的重要部位或项目,在遮盖前必须写隐蔽验收记录。(2)哪些项目应该写隐蔽,如何填写隐蔽项目,均可以参照顾资料规程第92~95页和每个检验批后的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中有隐蔽验收的就应填“隐蔽验收记录”(3)隐蔽项目和部位同所属检验批一致。 8、施工记录:
(1)已做隐蔽验收的,可不做施工记录。
(2)地基验槽:最好画上平面基坑的平面图、剖面图、标高,方便核查。 (3)砼施工记录由施工员填写。
(4)大体积砼养护测量记录:大体积砼: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5)中间交接检验记录:用于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交接,如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之间,同一施工单位不同专业不需填此表。
(6)地基处理验收记录:地基处理是指地基经验槽,不满足设计要求而对地基的补强处理,发生于地基验槽后。(即验槽合格,没有发生地基补强处理的不用填,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所以一般不填写)
五、影像资料
1、(规程第12页)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工程原貌。形式为录音、录像、光盘。由建设单位收集存档。
2、涉及到有数量、尺寸要求的,应配合检测尺,突出数量和尺寸。 拍照要有全貌,有细部,要突出拍照的目的。
3、施工资料的声像资料收集范围: (1)记录重大活动、重大事件。
(2)记录基础施工的测量放线、打桩、基槽开挖、地基处理等关键工序 (3)记录主体施工的现场整体情况,钢筋、模板、砼、隐蔽验收、内外装饰装修 (4)反映工程彩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记录重大事故的现场及处理
(6)记录工程验收情况、竣工典礼、竣工后的工程面貌 (7)所有隐蔽验收的部位 (8)重大材料、设备进场验收 (9)变更前后的面貌
六、工程质量监督文件
1、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应向质监站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2、建设单位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提供:①工程项目计划批件;②工程规划许可证;③地质勘察报告;④施工图审查文件;⑤中标通知书;⑥施工、监理单位及人员的证件;⑦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终身责任制承诺书及附表;
3、见证单位及见证人授权书、见证取样记录及汇总表,应归入工程档案。
注:1、当同一工程在施工中发生面积、层数较大变更时要重新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2、施工图审查文件要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盖章才有效。
3、各参建单位在工程资料的签字的名字、字体要与质量承诺书一致。
七、竣工验收备案
备案具备的条件:1、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2、质量监督机构已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3、已办理监理、施工合同核销手续。 4、各项专项资金已结算。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监站(备案机关)备案。
八、归档文件整理
1、归档指归本单位档案室或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文件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具体内容由所属档案部门具体要求,可参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