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开题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8:42: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库姆斯。理论基础:第三思潮(弗罗伊德、行为主义)2存在主义.基本主张:1课程目标:自我实现2课程内容选择:适切性原则3课程结构的组织:整合原则:心理发展与逻辑吻合;情感与认知整合;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4课程实施:合成教育、价值澄清、创造活动法、人际交往训练法。

3. 叶澜教授关于“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的相关理论

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主导价值观是对学校文化构成具有导向性作用的观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价值判断:第一个层面是我们究竟为什么办教育?在学校的诸多功能中,什么是最基本的、主导性功能?毫无疑问,那就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潜力的充分开发和在社会中发展能力的形成,这属于功能价值判断。

学校文化主导价值观第二个层面是回答学校要培养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生和介入周围世界。那应该是既有广博的知识体系来适应世界,同时又有实践能力责任意识以及人格力量来改造世界。

4.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弘扬个性特长就是尊重学生差异,建设特色学校,打造学校品牌,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具体实践。

(三)现实依据

近年来,我校教育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学质量提高迅速,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目前,学校着力打造以“自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了“筑

5 / 125 / 12

梦教育”特色。同时,打造了以地方民族特色的“黔江土家摆手绳”,已经参加了重庆市、中国甚至世界跳绳锦标赛,取得了多项冠军的好成绩。

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竞争的日趋激烈,学校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打造优势项目,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进而向特色特色品牌学校迈进。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特色”,指物品的质量。特色,就是事物特殊的质量,特殊的品质。广义的特色是指有别于其他事物之处,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褒义的,也包括贬义的。狭义的特色则专指褒义的。本研究中的特色,指事物的出类拔萃之处,即事物的某些方面优于其他同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

“品牌”是指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

(二)“学校特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是学校办学过程的特殊性或学校个性的体现。学校特色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学校特色体现在很多方面,既包括德育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教育科研特色,教师发展特色,国际交流特色,学校管理特色,也包括校园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的特色和校园建筑的特色。

学校特色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表现在凝聚在学校每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它不因校长的更换而改变,不因教师的调动而弱化,也不因学校的变迁而消亡,它深入学校每个成员的骨髓,影响人的一生。

学校品牌是在人们心中长时间形成并被社会认同的一种区别符号,是对学校精神、价值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反映。

学校品牌具有他自己的特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品牌首先是一种象征,其意义鲜明地显示了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人才取向,表明了学校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2)学校品牌社会认可程度越高,它的社会声誉就越好,社会地位也就越高,因而其品牌也就越有名气,进而形成所谓的名牌学校。学校品牌可以从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3)学校品牌一旦形成,将会对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和被认同感。良好的学校

6 / 126 / 12

品牌不但吸引家长和学生,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更优秀的师资甚至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得学校的办学资源、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得到改善,从而给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同时,对内部公众也具有凝聚作用,能使公众为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一种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

五、同类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内,“教学品牌打造”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如南京师大的“分层教学”,金陵中学的“研究性学习”,上海闸北中学的“成功教育”,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或美誉度。“学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承校训传统的基础上,学校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彰显校本特色,如何发挥育人功能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丰富多彩、方兴未艾。

在国外,以美国为例,中小学校的文化建设可谓一校一风景。总的特点在于:一是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小,课程文化各具特色,学校(即便是公立)都有很大的课程自主权利,教师根据学生的主体特征灵活决定教材、教法;二是教学流派众多,教学理论多元,实践范式多样;三是校园文化承载德育功能,学校不设专门德育课程,各学校文化布置匠心独运,煞费苦心。

六、研究的创新点

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依托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黔江土家摆手绳”龙头的艺体活动,创建跳绳特色学校,打造中国品牌名校。

七、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1.特色校园文化: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形成以自强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

2.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力度,继续以“黔江土家摆手绳”的课程开发为带动品牌,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达到形成特色的目的。

3.特色课堂教学:在特色教学理念指导下,打造“学本式卓越课堂”,选择和创新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打造特色课堂教学。

7 / 127 / 12

4.特色德育:形成与学校整体特色一致的特色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模式,建设特色德育模式。

5.特色学校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寻求适合我校实际的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并积累实际经验,努力使我校真正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学校。

6.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建立一支具有我校特色的有特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综合采用(1)文献资料法;(2)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调查、专题调查);(3)行动研究法;(4) 经验总结法;(5)教育教学实验法等。 ,以“行动研究”为主。

(三)研究的目标

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就是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而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彰显。 教师方面:促使教师的知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并使特长教师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学校方面:在实践中,学校不断积淀、丰富和张扬特色文化,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风格,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八、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

1.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收集特色学校建设和品牌学校打造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方法指导,组建课题组,明确组员职责,研究人员的分工,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的积累。

3. 通过问卷调查、上课、听课、座谈、图书资料调查等形式了解学校、教师、学生情况,进行现状进行分析。收集资料,做好课题的理论准备。

(二)理论深化研究和实践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3月)

8 / 128 / 12

搜索更多关于: 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开题报告 的文档
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q7x3kju776vac3ljxx41z4g1sgcd0187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