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的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16:4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2013年1月起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列示了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三个财务分析指标。本文试图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出发,从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三方面进一步补充了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分析指标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做出经济决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表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的主要途径,合理设立财务分析指标则是科学分析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

一、现有的通用财务分析指标 (一)经费自给率

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重要分析评价指标之一。它既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财政部门确定补助数额的依据,同时也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事业单位收支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依据。其计算公式是: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公式中各项收入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支出内容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为了使经费自给率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有时临时性、一次性等特殊支出因素,造成经费自给率波动较大的,要予以扣除。在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支出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扣除的项目,应报经财政部门批准。 (二)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

它是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

人员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人员开支的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公用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公用开支的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事业单位的类型很多,不能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人员状况,通过与以前年度的比较、分析本单位支出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是否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人员支出占比时,还应关注人均支出等人均相关指标,包括下文提到的收入指标,也应关注人均收入指标。 (三)资产负债率

反映一定时期负债占事业单位资产总额比例的一个指标。它能够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从事业单位的公益、国有性质上看,资产负债率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较为合适。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广泛,现有的财务分析指标已经不能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会计核算的目标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二、建议增加的财务分析指标

事业财务状况指标可分为“存量”和“流量”指标。“存量”指标是指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时点(一般为1月1日、12月31日)的财务信息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科目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项指标。“存量”指标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流量”指标是指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期间财务信息的指标,主要包括收入支出表内各项内容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项指标。“流量”指标从财务角度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事业成果。在分析“存量”、“流量”指标后,进一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一)“存量”指标 1.资产增长率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类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尽管事业单位涉及行业较多,但资产总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资产增长率衡量事业单位不同时点资产总量的变化,计算公式是: 资产增长率=时点A资产总额/时点B资产总额

由于事业单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且事业单位举债受政策约束,因此,事业单位资产增长基本上依靠自身事业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资产增长率分析事业单位不同时点资产总量及变化原因,进而判断事业单位发展状况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2.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状态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质量。计算公式是:

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成新率适用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一般地,固定资产成新率越高,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态越好,后续发展能力越强。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更新计划,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态,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补助资金等。 3.资产结构指标

分析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资产的结构。比如即使两个相同资产规模的单位,由于资产结构的不同,两个单位的资产的流动性、未来发展潜力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构指标包括:

资产流动性比率=货币资金/资产总额 无形资产占比=无形资产/资产总额 长期投资占比=长期投资/资产总额

资产流动性强的单位,可能是现金流比较充裕,也可能说明单位没有充分利用资金的存量,资金效益较低。同样,长期投资占比较高,如果投资收益好可能说明事业单位产学研一体化水平较高。结构指标应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二)“流量”指标 1.收入增长率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收入是事业单位一定时期事业成果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收入增长率=当年收入/上年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的特点,可以选择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计量原则一般应保持一致,如果调整会计政策,应做追溯调整,历年的收

搜索更多关于: 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的思考 的文档
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tku5p55a4mg6283wd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