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维加工 融合渗透——谈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复习题的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4 3:12: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多维加工 融合渗透——谈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复习题的设计

作者:陈建中 陆娓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8年第4期

[摘要]习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复习课中,从课堂练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多维加工、融合渗透,通过设计综合性练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复习课;针对性;层次性;多元性;拓展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1-0009-03

单元复习课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设计高效的练习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研究,读懂教材习题的功能和层次,学会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并进行探索,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学段的“图形与几何”,关于如何设计好复习题,我给出了以下三个策略。

策略一:基于学生的视角“定”习题——凸显结构的层次性

练习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会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此提高练习的效益。

1.做深刻——从盲目训练到针对性练习

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串联课堂内容的知识点,以题组的形式给出练习,这样就能避免机械模仿,从而消除题海战术。

【练习范例】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

1.判断:下面三个角有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吗?

①80°、60°、40°()

②35°、35°、110°()

③36°、54°、100°()

④90°、30°、60°()

2.提问:第②和第④组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3.画出第④组的三角形,你又有什么发现?

这是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一组针对性的习题,学生通过每组三个角的度数就可以快速判断出第①、②、④组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第②组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第④组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接下来,可让学生去画第④组的三角形,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三角形三个角相等,但有可能边的长度不一样”,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做好铺垫。

2.遵顺序——从同层训练到梯级提升

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练习范例】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选择合适的星级题练习:

★1.求下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用一张长12.5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围成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3.一盛满水的、底面半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的水桶中浸没着一块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把这块钢材从水中拿出来,水面下降了5厘米。请问这块钢材的体积是多少?能求出这块钢材的长度吗?

★★★4.一个装满粮食的圆柱形粮囤,底面直径8米、高5米。之前已经运走了粮食的60%,剩下的用每次能装9.42立方米粮食的卡车运输,还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可以看出,这组练习题的层次性很强,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的难度,使得他们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知识能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建构,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3.求变式——从机械训练到灵活拓展

练习设计要有变化性,要遵循由基本到变式的规律。变式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式变换事物呈现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应用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解题策略。

【练习范例】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有一块长6分米、宽4分米、高10分米的长方体木料。(1)如果沿着横截面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2)如果沿着高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

要完成此题,学生就需要明确:(1)沿着长方体的横截面切开后,表面积增加的是两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2)沿着长方体的高切开后,表面积增加的是两个长10分米、宽4分米或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变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策略二:基于思维的发散“设”习题——凸显方法的多元性

在复习课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与思路。

1.条件开放——打破“思维定式”

改变练习题的情境,或改变练习题的呈现方式,适当开放一些条件,对练习进行改造,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范例】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要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选择:

(1)你选择的材料是()号和()号。

多维加工 融合渗透——谈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复习题的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ewln9u3jt0weks4q8jb3z01x0bw3600n4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