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施工组织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8:5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拉伸 拉力 N % ≥400 ≥30 85℃受热2h不流淌,涂盖层无滑动 -20℃绕规定直径圆棒,无裂纹 0.2MPa/30min 性能 延伸率 耐热度 低温柔性 不透水性 7.1.2 配套材料:

压力/保持时间 7.1.2.1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氯丁橡胶加入沥青及溶剂配制而成的黑色液体。用于油毡接缝的粘结。

7.1.2.2橡胶沥青乳液:用于卷材粘结。

7.1.2.3橡胶沥青嵌缝膏:用于特殊部位的嵌固密封。 7.1.2.4汽油、二甲苯等:用于清洗工具及污染部位。 7.2主要用具

7.2.1清理用具:高压吹风机、小平铲、笤帚。

7.2.2操作工具、电动搅拌器、油毛刷、铁桶、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压子、手持压滚、铁辊、剪刀、量尺、1500mmφ30管(铁、塑料)、划(放)线用品。 7.3作业条件

7.3.1施工前审核图纸,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进技术交底。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队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7.3.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必须按设计施工完毕,并经养护后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基层应平整、牢固,不空鼓开裂、不起砂。

7.3.3防水层施工涂底胶底(冷底子油),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7.3.4施工用材料均匀易燃,因而应准备好相应的消防器材。 7.4操作工艺

7.4.1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附加层)→SBS防水卷材铺贴(两道)→卷材收头处理→桩头防水处理→保护层施工。

7.4.2基层处理:铺贴SBS防水卷材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表面应平整、干燥、干净,细部构造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7.4.3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开筒后应充分搅拌,用滚刷均匀涂于基层,待基层处理剂完全干燥后铺贴附加层。

7.4.4细部处理:后浇带、转角部位做附加层以及桩头防水处理,附加层宽度应≥250mm。 7.4.5筏基后浇带端部筏基外侧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用240厚砖墙砌筑作保护层。

29

7.4.6筏基后浇带端部室外部分平面部位防护做法: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进行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用φ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头比齐开始铺的起点,点燃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与卷材交接处,喷枪距加热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往返喷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手扶管心两端向前缓缓滚动铺设,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压边宽度应掌握好,满贴法搭接宽度为80mm,条粘法搭接宽度为100mm。

7.4.7热熔封边:卷材搭接缝处用喷枪加热,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卷材末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 7.5质量要求 7.5.1保证项目

7.5.1.1SBS防水卷材和胶粘剂的规格、性能、配合比必须按设计和有关标准采用,应有合格的出厂证明。

7.5.1.2卷材防水层特殊部位的细部作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7.5.1.3防水层严禁有破损和渗漏现象。 7.5.2 基本项目

7.5.2.1基层应平整,无空鼓、起砂,阴阳角应呈圆弧形或钝角。 7.5.2.3改性沥青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点等现象。

7.5.2.4卷材防水铺附加层的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分层的接头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收头应嵌牢固。 7.6成品保护

7.6.1地下卷材防水层部位预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损和堵塞杂物。

7.6.2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防止结构施工碰损防水层;外贴防水层施工完后,应按设计砌好保护墙。

7.6.3卷材平面防水层施工,不得在防水层上放置材料及作为施工运输车道。 7.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7.1卷材搭接不良:接头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接槎损坏、空鼓;施工操作中应按程序弹标准线,与卷材规格相符,操作中齐线铺贴,使卷材接搭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

7.7.2空鼓: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洁净、产生基层与卷材间窝气、空鼓;铺设时排气不彻底,窝住空气,也可使卷材间空鼓;施工时基层应充分干燥,卷材铺设应均匀压实。

30

7.7.3渗漏:转角处不易操作而渗漏。施工时附加层应仔细操作;保护好接槎卷材,搭接应满足宽度要求,保证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 7.7.4施工人员不得穿硬底鞋。

8脚手架工程专篇

本工程二层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主楼从二层以上采用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按规定要求用安全密目网全封闭施工。

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中二层以下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1mm的3号钢焊接钢管。脚手架板采用定型钢架板或50mm厚木板。钢管、钢架板及扣件不得锈蚀,杆件锈蚀及弯曲变形偏差符合要求。壁厚偏差不超过0.5mm。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施工措施如下: 8.1施工准备

8.1.1新钢管均应有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疤痕、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允许偏差项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JGJ130-2011)。 8.1.2新旧钢管扣件,必须有防锈措施,钢管表面涂刷黄漆。

8.1.3旧钢管不能有严重锈蚀现象,且应顺直光滑,无凸凹现象,当施工人员对其质量怀疑时,应按规定抽检。

8.1.4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滑丝的螺栓应更换。 8.1.5新冲压钢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无裂纹、开焊、硬弯现象,板面应刷防锈漆。

8.1.6脚手板宽度大于200mm,厚度应不小于50mm,腐朽、锈蚀严重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8.1.7合格的构配件应按照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内不得有积水。 8.2悬挑脚手架架体搭设方式

由于该工程自二层顶板有现浇混凝土挑檐,因此悬挑脚手架外立杆距悬挑板距离为200mm,内立杆设置在悬挑板上,在悬挑板上预留直径68mm预留口穿架管,悬挑式脚手架采用4.5米长16号工字钢根据各立面混凝土挑檐外挑尺寸情况挑出,间距1.7米(外挑尺寸及间距见详图),分别每隔四层预埋HPB235级Φ20吊环,每一根跳梁设一道封闭卸荷装置,悬挑端以钢丝绳拉结,型钢底焊钢筋底座。吊环采用一级钢筋制作,埋入梁内深度750mm,并绑扎钩住主梁钢筋。立杆纵距1.7m,横距1.05m,步距1.8m。不同步剪刀撑沿全长全高方向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3~4跨,倾角45°。连墙杆二步三跨一设,转角处必须设横向斜撑,中间每六跨一设,由底至顶“之”字形连续设置。 8.3满堂支撑架搭设要求

满堂支撑架二层以下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其他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步距1.5m,纵横间距1.4*1.4m,距砼板面层不高于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

31

向每5-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8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8.4施工要点:

8.4.1本分项工程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主体工程外脚手架一次搭设高度在相邻连墙杆两步以内,且每搭完一步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横距及其立杆垂直度。 8.4.2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宜设在立杆内侧,长度大于或等于3跨,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跨或不同步的两个相邻接头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 500mm。

(2)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应固定在立杆上。

(3)在脚手架的同一部分,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8.4.3横向水平杆及脚手板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靠墙的一端外伸长度为35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的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纵杆间距的1/2,即750mm。

(2)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板两端扎牢,严防倾翻。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的固定。 8.4.4立杆

(1)不同直径钢管严禁混用。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对接扣件应相互错开一步,同步内的相隔接头也应错开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m。

(3)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6跨设一抛撑,待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才可部分拆除,当搭至连墙杆构造点时,在搭设完接点处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后,应及时搭设连墙杆。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8.4.5扫地杆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8.4.6连墙杆

32

搜索更多关于: 施工组织设计 的文档
施工组织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f72d51xmu5a66i6tmib553973044s010a1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