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两步三跨一设,连接点应距离最近主节点300mm以内;全部采用Φ48管件与建筑物作刚性连接,连墙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严禁上斜连接。 8.4.7剪刀撑
(1)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裙房各立面中间再加设一道,主楼连续设置。
(2)剪刀撑的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用3个扣件连接,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150mm。
8.4.8门洞处脚手架搭设需另外搭设通道进入洞口,通道长6m,高3m,立杆纵距1.2m,上满铺50mm厚脚手板。 8.4.9安全网架设
(1)安全网采用市安监站推荐产品,挂网时应拉紧封严。 (2)安全网要随楼层施工进度逐步上升。
(3)裙房、主楼架设安全网时,其伸出宽度应不少于2米,外口要高于里口,两网搭接应扎接牢,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安全网进行检查和维修,必须严禁向安全网内扔进木料和其他杂物。
(4)主楼脚手架外表面满挂安全网,在作业层的脚手板下平挂安全网,第一步架应满铺脚手板,每隔2层架设一层水平安全网。 8.5挑梁及卸荷装置安装注意事项:
8.5.1斜拉钢丝绳锚固端设置尽量靠近梁柱接点。
8.5.2为减少斜拉引起的水平力,避免立杆与小横杆联结扣件发生滑移而引起立杆向里弯曲变形,应使斜拉钢丝绳与水平短横杆交角α尽量大,tanα≥5。
8.5.3斜拉钢丝绳用倒链拉紧,做到所有钢丝绳拉紧程度相同,避免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8.5.4吊点必须在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交点处,钢丝绳必须由大横杆底部兜紧。 8.5.5吊点处应设双根小横杆,一根与立杆卡牢,一根与大横杆卡牢,两根小横杆与主楼顶紧,承受斜拉引起的水平力,上面设两个扣件以抵抗扣件向上滑移。 8.5.6经常检查拉结钢丝绳收紧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 处理。 8.5.7钢丝绳夹头使用注意事项:
(1)上夹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三分之一直径时为止。并在钢丝绳受力后,再将夹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
(2)夹头要一顺排列,U形部分与绳头接触。受力端用三个夹头,间距150毫米。 (3)为便于检查,在最后一个受力夹头后面500毫米处再安一个夹头,并将绳放出一个“安全弯”。当接头钢丝绳发生滑移时,“安全弯”即被拉直,这时应立即报告施工技术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8.6脚手架拆除
33
8.6.1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8.6.2拆除顺序和措施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 8.6.3应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8.6.4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8.6.5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米。
8.6.6当脚手架拆除到最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部位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杆。
8.6.7各构配件严禁抛掷,拆下的构件及时码存堆放,整修保养。 8.7脚手架的检查和验收
8.7.1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加荷前。 (3)每搭设3层后及达到设计标高后。 (4)遇六级大风及大雨后。
8.7.2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完备。 (4)是否超载。
(5)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工,及时上报,妥善处理后方可施工。 8.8安全管理
8.8.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8.8.2搭设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8.8.3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8.4作业层上施工荷载不得超出设计要求,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8.8.5当有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雨雪后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安全网按规定搭设、拆除。
8.8.6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连墙杆及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 8.8.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及专人看守。
8.8.8工地临时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有关规定执行。
8.8.9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8.9注意事项
8.9.1脚手板应铺满、铺牢。离开墙面150mm,探头板应有可靠的绑扎固定。
34
8.9.2在拐角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每3层铺一层脚手板。
8.9.3作业层外侧面的挡板,安全网要牢固,在架高方向按规定设置多层挑出式安全网。 8.9.4在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的情况下,各作业层之间应设可靠的防护棚,以防坠物伤人。
8.9.5严禁以下违章现象: (1)利用脚手架吊运载物。 (2)作业人员攀登架子。 (3)推车在架子上跑动。
8.9.6对接扣件开口不应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8.9.7螺栓应适当拧紧。
8.9.8拆除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卸下构件不得乱扔。 8.10相关验算数据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9模板工程专篇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核心筒结构,模板制安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框架-核心筒结构梁板墙的定位是否准确,砼浇灌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代表工程外观的现浇结构砼表面是否美观等。模板工程更是整个工程的外观工程、面子工程。本工程的主要模板工艺包括筏板基础模板、挡土墙模板、框架柱模板、剪力墙模、梁模、板模。为保障模板工程的安装质量,应严格按以下要求进行。
9.1熟悉工程特点,全面理解结构施工及设计意图,仔细核对图纸会审纪要、更改通知、选用图集做法等。经核对无误后,木工工长应综合以上施工文件,画出框架-核心筒定位图、主次梁分布图、板配板图、楼梯详图、特殊部位处理大样等。在图中若发现原结构图中出现构件位置冲突应立即与业主交流意见,若不能取得肯定答复则需与设计方联系,尽早解决问题并将结果通报其他部门的主管人。在以上模板图中,须详细标注构件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标高、截面尺寸、预留洞位置、起止位置。对于楼梯图,应计算出斜板底模长度,平台梁底模与斜板底模的距离,踏步在斜板上的投影长,梯板厚度的垂直投影高度、上跑与下跑在转角处错开距离等。模板图完成后应与钢筋工长、木工操作组组长交换意见,及时发现错漏,把问题解决在安装之前,避免非设计更改返工。
9.2在垫层或板面上弹出定位轴线、挡土墙边线、梁中心线(或边线)、剪力墙定位线、楼梯起步线、预留洞控制线。线弹好后应用红油漆标注,放线中应核对垂直相交线
35
的垂直度。若发现结果与结构图或模板图有差异时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并及时修正。
9.3根据结构构件特点及施工进度,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模板钢支撑以一次性备足三个楼层的料,结合该楼层数,胶合板及方木共计周转摊销四次即全部消耗完。这样胶合板、架管、木方、扣件的进场计划及对拉件加工计划要及时准备好,确保模板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材料供应问题引起延误工期,其中主楼框架柱采用对拉螺栓结合槽钢加固的形式固定柱模,挡土墙及消防水池池壁采用椎体式对拉螺栓加固间距600mm,椎体式对拉螺栓中间并加设边长60mm厚2.5mm的止水钢片,对拉螺栓主楼框架柱采用Ф16,其余对拉螺栓全部采用Ф14钢筋,大样图如下图所示:
注: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5固定模板用椎体式对拉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椎体式对拉螺栓中间止水钢片大样图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