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g。
(4)天平是较精密的测量工具,砝码锈蚀或缺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得的质量_____,若砝码缺损测得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0.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占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填“1、2、3、4”)。
(4)在图乙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
22.小林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1 81 81 81 84 88 92 96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安装。 (2)此物质是_____。(填“非晶体”或“晶体”)
(3)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在第12min时,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_____分钟。
(4)此物质的温度为81℃时,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或“前三种都有可能”).
(5)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____.(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3.以下是物理课本上的一些声学实验: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 乙: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分别绕在两根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敲击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 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请你说出上述实验分别在研究什么问题: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24.测量平均速度 原理 ①_____ a.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让其自由往下运动,分别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前半程的距离s1和小车行驶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1 b.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全程的距离s和小车行驶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 C.计算小车在斜面上后半程运动的时间t2和平均速度v2 项目 过程 前半程 全程 后半程 路程s/cm 24 48 24 运动时间t/s 1.2 2.0 3 平均速度v/(v/s) 0.2 0.24 4 分析 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车运动的时间太短,测量较为困难,请提出一条可行方案 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C B A D C B 二、填空题 11.9:4,4:9 12.镜头;倒立 13.虚 上升 14.液化 汽化 15.440Hz 能 16.1mm 2.50cm 三、计算题 17.(1)(2)
18.m/s. 四、实验题
19.水平 左 52.4 47.6 偏小 偏大 20.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B 4 远离 21.如下图
22.从下至上 晶体 81℃ 固液共存态 6 前三种都有可能 使物体受热均匀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23.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探究固体是否可以传声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4.v= 减小斜面的倾角
高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拥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铜的密度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 ) A.4m
B.40m
C.400m
D.4000m
2.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3.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4.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视力正常人眼睛的“凸透镜”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眼睛的“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