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光 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2:14: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光 元

活动目标:

1.认读两个汉字并掌握其书写方法。

2.学会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合理安排间架结构,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重点:

认读汉字并学会书写。 活动难点:

1.合理安排各汉字在格中的位置,笔画比例适中。 2.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 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一边描述情境):从前,有三个要好的笔画宝宝,横、撇和竖弯钩,它们三个想在一起变成一个汉字,可是无论怎么组合都没有人认识它们,于是它们打算找其他笔画宝宝来帮。首先来帮忙的是点、竖、撇三个笔画,它们钻进了横、撇、竖弯钩搭成的小板凳,变成了汉字“光”,几个小伙伴开心极了;接下来来帮忙的是笔画横,笔画横坐上了横、撇、竖弯钩搭成的小板凳,一下变成了“元”,从此以后它们也成了好朋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汉字,组词、造句。 1.教师:点、竖、撇三个笔画坐在横、竖、横折钩搭成的小板凳上变成了什么?(光)

2.教师(出示字卡):这个字宝宝就读guāng,“阳光”的“光”。(教师带领幼儿大声诵读)

3.教师:字宝宝们最怕孤独了,它们总想为自己找到小伙伴,请你们帮助字宝宝“光”也找到它的小伙伴吧。(教师带领幼儿组词、造句,并给予纠正与指导)

4.教师带领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汉字“元”,组词、造句。 (二)书写。

1.教师板书汉字“光”,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在竖中线上起笔写短竖,点和撇左右呼应,最后两笔底部平齐)

教师:这个字一共由六笔组成,笔顺依次是:竖、点、撇、横、撇、竖弯钩。小朋友在书写这个字时请注意:要安排好前三笔的间距,三笔之间要留有间隙又不能间隔太远。

2.教师板书汉字“元”,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两横均向右上行笔,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撇和竖弯钩起笔均与第二横相交,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教师:这个字一共由四笔组成,笔顺依次是:横、横、撇、竖弯钩。小朋友在书写这个字时请注意:两横都要向右上行笔,撇和捺的收笔都要伸展,同时要包住上面的笔画。

三、组织游戏,巩固所学。

教师(边做打电话动作,边说儿歌):叮铃铃,叮铃铃。全体幼儿说: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声音真动听,不知谁打来,快快拿起听一听。幼儿做听电话动作:喂,你好,请问你是谁?老师:你好,我是XX老师,我找XX字宝宝。拿相应字卡的幼儿站起来,举起字卡说:我是XX字宝宝。

活动延伸:

成语故事欣赏《凿壁偷光》。 参考资料: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搜索更多关于: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光 元 的文档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光 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ftg48i6rr3qhtz4wh2h1h1yk7phhy00sg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