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_______即景7篇
【内容概要】
教育部编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_______即景。全文共6000字,有关于写好一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辅导一篇,优秀学生习作六篇,若干风景优美的风景画。 【单元作文】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教师指导
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位置、角度和顺序。顺序决定于作者的思路,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等。如果思路混乱了,观察的顺序也乱了,写出的文章也就条理不清,结构凌乱。 不同景物有不同特征,观察时应认真仔细。
(一)从景物的形态(动态、静态)、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入手。观察时只要抓住这四方面的特点,就能得到具体形象的印象。 (二)注意景物的时令、地方特点。时间方面包括季节特征、日变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色是不一样的。观察时只要注意到这些变化,写出的文章就能给人真实的印象。
要想把自然景物写出特色,写好写景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详细描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每一处景物都有它最主要的或最吸引人的特征,我们要调动全身的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或由远及近,或由上而下,全方位描写景物。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是世界上唯一能从上、下、前、后、左、右6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唯一有水帘洞的瀑布,你还可以近距离地用手触摸到瀑布。我们一边往瀑布上方走,一边近距离地欣赏着美丽壮观的瀑布,雾气很大,把我们的衣服都打湿了,后来我们都穿上雨衣,好不容易才走到瀑布的后面,也就是猴哥的水帘洞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站在瀑布后的水帘洞中,可以亲手触摸到飞奔而下的瀑布,我和周围的人都兴奋地喊着、叫着,激动不已。 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景物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及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第二种是空间顺序,比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从上面看)我们一边往瀑布上方走,一边近距离地欣赏着美丽壮观的瀑布,雾气很大,把我们的衣服都打湿了。
(从下面看)身处瀑布下,看着那汹涌而下的水帘,感受到那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耳欲聋的水流撞击声。从高处飞落而下的瀑布,溅起了阵阵水雾,身处其中犹如置身于仙境。 3.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神韵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联想)《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水帘洞就是在这里拍的。瀑布从近百米的高处落下来,形成巨大的水幕,瀑布“哗哗”落下时发出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想象)从高处飞落而下的瀑布,溅起了阵阵水雾,人处其中犹如置身仙境。瀑布下一簇郁郁葱葱的竹子,随着瀑布落下时产生的风不停地摇曳,透过白茫茫的水雾,仿佛一个身着碧绿衫裙的仙子,在云雾中翩翩起舞。
4.融情于景,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我的心被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手笔雕塑出来的美景深深地震撼着,不能自拔。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我们回到了已等待多时的客车上,虽然客车在缓缓地驶离,但我的心却仍然未能走出那美妙的仙境。回头望着那渐渐远离的仙境,心在不停地喊着:“再见了大瀑布,再见了黄果树,你那美妙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刻画在我的脑海中。”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