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做什么用?如果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唉!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
12、①答:上片既表现了诗人即将别四明诸友的离情,又表现了因为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和归乡时已是“鬓丝断雪”的迟暮之人的悲伤之情。(3分) 折柳送别本是古代的风俗,然而作者却劝朋友不要去折柳,因为深秋之际的杨柳正落叶纷纷、不堪再折,正如我辈一样,都有着“飘零”的身世。(2分) ②“疏篱……渊明”一句运用了典故(1分),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境况,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未曾变节,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和甘为大宋遗民的思想。
13、①乘彼垝垣②渐车帷裳③隰则有泮⑤陟罚臧否⑥鸢飞戾天者⑦无案牍之劳形
14、(4分) 【答案】精选坟地典型景物细加描绘,以欢乐之景衬托伤惋之情,烘托祖先们的寂寞(2分),为下文写祖先们的复活、不再寂寞埋下伏笔(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答案】①对祖先去世的伤感之情;对平凡而辛劳的祖先的怀念之情。(2分)②对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护佑后代家园和子孙的感念之情。(2分)
16、(6分)【答案】第一问:作者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或拟物)和细节描写
9
的方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2分)
第二问:通过想象祖先们幻化为鸟和风,回到曾经的家园的细节和场景,(1分)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地表现了祖先们对家园一草一木及劳动成果的珍视、(1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关心(1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解析】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修辞法、表达法、“艺术法”)。其答题模式是: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17、(6分)【答案】(1)祖先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气神仍激励着后代,为后代指引人生的方向;(2分)(2)祖先虽已逝去,子孙们仍一直觉得他们并没有远离,他们仍然如活着一样关注、呵护、滋养着后代。(2分)(3)祖先虽已逝去,但祖先是子孙生命的源头,子孙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承续),祖先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子孙中。(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1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1分)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1分)的影响能力(1分)。 19.略
20.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是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故答案为: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