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2005—2006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总分130分,其中第三大题为附加题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的积累(完成1-6小题 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成吉思汗(hán) 一抔黄土(pōu) 禁锢(gù) 弥留之际(mí) .... B.惘然(wǎng) 恣睢(suī) 阔绰(chu?) 蜷缩(juǎn) .... C.孜孜(zī) 要诀(jué) 商酌(zhu?) 恃才放旷(shì) .... D.沉吟(yíng) 避讳(hùi) 桑梓(zǐ) 恁地(nèn) ....2.选择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 )(3分)
A.红装素裹 一代天娇 断章取义 强聒不舍 B.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重蹈覆辙 怒不可褐 C.歇斯底里 根深缔固 袖手旁观 吹毛求疵 D.豁然贯通 为民请命 对答如流 精血诚聚 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小王非常喜欢数学,每解出一道难题,他都把快乐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他这种
敬业乐群品格,受到同学的赞誉。 ....
B.看见教室的窗户玻璃被砸烂,李瑞气吞斗牛地质问洪波:“你怎么变得这么野蛮....呢?”
C.《傅雷家书》是一部开卷有益的好书。 ....
D. 张老师批改作文特别认真,同学们的每篇作文都要被他咬文嚼字地修改一遍。 ....4.下列文字的出处,所描写人物及主要描写方法判断错误一项是( )(3分)
(1)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也跟寻常不一样。
(2) 他真想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3)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 (4) 脸上出现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10页)
A.(1)《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父亲) 神态描写 B.(2)《心声》 李京京 心理描写 C.(3)《故乡》 杨二嫂 肖像描写 D.(4)《故乡》 “我” 神态描写 5.下了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记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着
“智取”展开,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 B.《杨修之死》一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扬杨修的聪明才智
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 C.《范进中举》一文以“中举”为线索,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小说围绕着范进命运
的变化,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世态的炎凉。 D.《香菱学诗》作者着重描写了香菱的聪明才智,由于她天资聪颖,因而学诗也能够
迅速学成。
6.读下面几句话,你会想起那几句名句,根据你的理解,填写在横线上(5分)
范仲淹的那座孤城,抒写了边塞的凄凉;温庭筠笔下的思妇之情,融入了滔滔的
江水;辛弃疾的杀敌豪情,空对满头白发;李清照的怨愁,装不下双溪舴艋舟;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① ②
③
④
⑤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完成7--18小题 共40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10页)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7、请找出描写香菱学诗专注、苦思的语句。(3分)
8、为什么宝钗听到香菱的梦话会觉得可叹又可笑?(4分)
9、分别用一个成语和宝钗的话来归纳、形容香菱是怎样学诗的。(4分)
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10页)
11、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试举出三个例子。(3分)
12、文中引录了香菱的诗作两首,林黛玉评价如何?你对林黛玉的评价有什么看法?(4分) (二)阅读《唐睢不辱使命》,回答问题。(2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其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 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本文选自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2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3)长跪而谢之( ) .
15.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3分)
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10页)
(2)唐雎不辱使命( ) .(4)寡人谕矣(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