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 2019 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2.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胰腺细胞中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含量较高,性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
含量较高。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C.性激素直接由基因转录翻译而成
B .粗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胰腺细胞中无性激素合成基因
2 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土壤颗粒数增多 B .苔藓植物进一步加速岩石分解,土壤微生物增加 D .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 3.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 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1h 和 2h,其产物麦芽糖
A .第 1h 内,酶的最适温度在 45-50℃之间
B .第 1h 到第 2h, 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 1h 到第 2h, 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 D .若只生产 1h, 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4 有的时候,携带丙氨酸的
tRNA 上反密码子中某个碱基改变,对丙氨酸的携带和转运不
B. tRNA 的反密码子直接与氨基酸结合 D . tRNA 上结合氨基酸的位点在反密码子外
产生影响。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tRNA 可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版 C.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
5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为摸索实验条件,正式实验前要做预实验
B .低浓度溶液浸泡处理材料,要确保光照充分C.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影响时,处理时间要一致 D .同一组实验所用植物材料,要保持相对一致
6 果蝇的红眼基因 (R) 对白眼基因 (r) 为显性,它们位于 x 染色体上, Y 上没有。在 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下: 只红眼雌, 658 只白眼雄, 1 只白眼雌。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X RX r 个体中的 R 基因突变成为 r
r
670
r
B .甲减数分裂产生了 X X 的卵细胞
R
r
C. X X 染色体中含 R 基因的片段缺失 D .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酯 C.糖类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A . 1 mol SiO 2 晶体中,含有
B.甲烷和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8.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O 键的数目为
-
2 NA
B. 16.8 g 铁粉与足量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0.8 NA
C. 1 mol L·AlCl 3 溶液中,含有 Cl 的数目为 3 NA D. 18 g D 2O 和 H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9 NA 选项 A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向浓 HNO 3 中加入炭粉并加
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有 NO2和 CO2 产生
B
向酸性 KMnO 4 溶液中滴加乙 醇 向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 静置
通入足量 SO2
溶液褪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苯与溴发生了反应
C
水层几乎无色
D
向 FeCl3 和 BaCl 2 混合溶液中
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 白色沉淀生成
Fe3+被还原为 Fe2+,
白色沉淀为 BaSO3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
Z 的最外层电子数, Y 的原子序数是 W 的 2 倍,
中性, W 和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A .原子半径: W< X < Y <Z B. Y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D.常温常压下, Y 的单质是气态
Z 的
C. 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11.用 CuCl 2·2H 2O 晶体制取无水 CuCl 2 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入 HCl 可以抑制 CuCl 2 的水解 B.先滴入浓硫酸,再点燃 c 处酒精灯
C.硬质玻璃管内部右侧会出现白雾D.装置 d 中上层为苯,下层为 NaOH 溶液 12.下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 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
A .充电时, a 为电源正极
B.充电时, Cl -向 Bi 电极移动, Na+ 向 NaTi 2 (PO4) 3 电极移动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iOCl + 2H ++ 3e-= Bi + Cl - +H 2O
D.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 13.室温下,将尿酸钠( 法正确的是
n(Na +):n(C l-) =1:3
HCl ,溶液中尿酸的浓
NaUr )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通入
度 c(HUr) 与 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 Ksp(NaUr)=4.9 ×10-5 ,Ka(HUr)=2.0 ×10-6。下列说A .上层清液中, c(Ur ) = 7.0× 10mol · L
- -
-2
-1
-
+ - - -
B.在 M →N 的变化过程中, c(Na ) c(Ur C.当 c(HUr) = c(Ur )时, c(Cl
-
)将逐渐减小
)> c(Ur )
D.当 pH=7 时, 2c(Na+) = c(Ur )+c(Cl )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水平地面上方某处,把质量相同的
A . P 球重力做功较多 B.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
C.落地前瞬间, P 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 D.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15.如图,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和静电计用导线相连
P、0 两小球以相同速率沿竖直方向抛出,
P 向上,
O 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两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A .若仅使上极板上移一段距离,则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 .若仅向两板间插入云母介质,则板间电场强度减小 D .若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可能仅是因为两板间距变大 16.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顶端 点 C。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恰好落到斜面底端
B。若初速度不变,对小球施加不为零的水平方向的恒力
F,使小球落到 AB 连线之间的某
A .小球落到 B 点与落到 C 点所用时间相等
B .小球落到 B 点与落到 C 点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C.小球落到 C 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可能竖直向下 D .力 F 越大,小球落到斜面的时间越短
17.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小车分别沿同一平直路面同向行驶, 处,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0 时,甲在乙前方 16m
A .甲、乙在 t=2 s 和 f= 10 s 时刻并排行驶 B.甲、乙在 t=4 s 和 t=8 s 时刻并排行驶 C.在 t= 6s 时,乙车在甲车前 D.在 t=6s 时,乙车在甲车前
8m
18m
18 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铀 X ,已知 α 粒子和新核 X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发生 α 衰变,生成新原子核
A 原子核 X 的电荷数为 91,质量数为 236 B. α 粒子做顺时针圆周运动
C. α 粒子和原子核 X 的周期之比为 10:13 D. α 粒子和原子核 X 的半径之比为
45: 2
19.高铁己成为重要的“中国名片”,领跑世界。一辆由
8 节车厢编组的列车,从车头开
始的第 2、 3、 6 和 7 共四节为动力车厢,其余为非动力车厢。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 速启动时,若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为 阻力为车厢重力的七倍。重力加速度为
A .启动时车厢对乘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F,每节车厢质量都为 g。则
m,每节车厢所受
B.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