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氯可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可用于自来水消毒。A项正确;
B.医用消毒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B项错误;
C.C项正确; 医用防护口罩中的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D.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遇到酒精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使消毒作用减弱,D项正确; 答案选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错误; B.油脂的皂化反应为水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D.盐析为可逆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则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故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元素非金属性很强,通常不显正价,故A错误;
B.由于镁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比铝的3s23p1稳定,故第一电离能:Na<Al<Mg,故B错误;
C.O、S、Se为同主族元素,O>S>Se,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小,则电负性:
答案第1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故C正确;
D.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说明三者晶体类型不可能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A(g)?2B(g) △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则△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Ea-Eb)kJ?mol-1,故A错误;
B.如果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G=△H-T△S<0,该反应的△S>0,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的电离,溶液中H+的微粒数增大,而CH3COOH的数目减小,因为 cH+??c?CH3COOH?n?CH3COOH?=
nH+??,则溶液中
cH+??c?CH3COOH?增大,故C正确;
D.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过程中粗铜上Cu和比Cu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阴极上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所以粗铜溶解的Cu质量小于阴极析出Cu的质量,则溶液中c(Cu2+)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故A正确;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正确;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2+HCO3
答案第2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H2O=Al(OH)3↓+CO3,故C正确;
D.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Cl-+2H2O = Fe(OH)2↓+H2↑+Cl2↑,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1molA中含有的1mol碳碳双键可以消耗1mol的Br2,还有2mol的酚羟基邻、对位氢,可以被溴原子取代,能和2molBr2发生反应,所以1molA最多可以与3mol Br2发生反应,故A错误;
B.苯环、碳碳双键都为平面形结构,这8个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另外酯基及烃基上最多可提供3个碳原子与苯环、碳碳双键共平面,即最多可提供11个碳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 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酯基(该酯基为酚酯的酯基)和氯原子,1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4mol NaOH,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Cl原子,且与氯原子相边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则可发生取代、消去反应,酯基的水解及苯环上的溴代反应或硝化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12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为1mol,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平均形成2个碳碳单键,则1mol金刚石中含2mol碳碳单键,即碳碳单键的数目为2NA,故A正确;
B.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molNa218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18O2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原子守恒可知,最终水溶液中18O原子为2NA个,故B错误;
C.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阳极生成氧气,阴极先生成银,后生成氢气,两极均产生
2-答案第3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0.5mol气体时,根据阳极产生的氧气可知,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CHC13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CHC13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两者反应生成氢化物F,则G为铵盐,F为NH3,F连续与Y反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E为N2、D为NO、应得到氧化物D与氧化物C,则Y为O2、C为NO2,C与Z反应得到含氧酸B,B为HNO3,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则Z为H2O、硝酸与X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得到A为硝酸盐;
A.D为NO,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F为NH3,在纯O2中燃烧生成N2,催化氧化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故B正确; C.A为硝酸与强碱中和反应产物,其水溶液显中性,故C错误;
D.NO的检验是利用NO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即D→C,而不是E→D,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同条件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前者呈碱性,后者呈中性,说明H2SO4的酸性大于H2CO3,则非金属性:S>C,故A正确;
B.醋酸有挥发性,醋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挥发的醋酸蒸气,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醋酸也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则无法判断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故B错误;
C.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需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起催化作用的硫酸,在碱性条件下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不能直接检验,故C错误;
答案第4页,总1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