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2308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4:46: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案例一】一个 14 个月大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是,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

ta、ta

(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有摇头又摆手,说:

”xi、xi “。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 ”

是这个吗?“他用力喊: ”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

) )

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

【答案】 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

特点是表达不够清晰明确, 语音不够清晰。

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孩子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

【案例二】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 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会学 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 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 ) 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3)

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

【答案】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 组织教学活动,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应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体态语言

【案例三】 3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

精品资料

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为,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

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 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什么叫不行, 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

儿童就会

【答案】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 1)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 ( 2 )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正确做法: 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

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

依赖、 无独立愿

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做法。

【幼儿心理学资料 】

学前儿童心里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即关键期、转折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等。

1. 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

或者某种能力的发展, 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 过了

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例如,有人认为 0~2 岁时亲子依恋关键期; 6 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 个月是分别

3~5 岁是

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1~3 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三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 0~4 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精品资料

5 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3~8 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 10 岁以前是动作技能

掌握的关键年龄 ..... 错过某个时期,儿童在某一方面发展的效果就会查些。 2. 转折期与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 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 然恶化。

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 儿童的心理发生紊乱, 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由于儿童在

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

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称为儿童

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者出现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 所以,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你,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

。转折期是儿童心理

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危机”往往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的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 3.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有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 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

但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 却能够完成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 能加速儿童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前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前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前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

一般低于他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

精品资料

的水平。

【案例三】 最近, 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 4 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 尽管母亲多方矫正, 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 请分析一下, 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 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 3~4 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 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 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 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 激动和紧张。 3~4 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 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 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 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

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不但不能

成人在

矫正口吃, 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 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性格。

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孩子可以在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 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案例四】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幼儿教师花大力气叫幼儿记住某首儿歌,

有时候孩

子们不能完全记牢, 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 对广告词熟记心中。请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 只需一两次他们就

【答案】( 1)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客观

事物的性质; 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 幼儿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 官所参加的数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

活动中感

( 2 )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

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 形象等特点, 给予幼儿

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

精品资料

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案例五】 5 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 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 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 很不受小朋友欢迎。 请你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答案】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大致有: ( 1 )父母的惩罚; ( 2 )榜样,攻击性的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 3 )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 止,就等于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另外,同学之间也会学会攻击性行为; ( 4 )挫折,研

究认为, 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 对于小强的攻击性行为, 应认真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六】儿童在 2~3 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许人家的东西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次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 )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特征。

(2 ) 1 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题通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时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精品资料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2308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gdug12tvn0h1ll01eyq0a6ri16ozy014g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