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从北京出发乘飞机向东飞行到洛杉矶,需要穿越_________洋上空。从开罗出发乘飞机向西北飞行到纽约,需要穿越_________洋上空。
47.读澳大利亚地形剖面图、矿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地形可分为东、西、中三部,东部是 ;西部是 ;中部是 ,地面上河流很少,但 丰富。
(2)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其城市、人口多集中分布在 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 。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很丰富,其中 矿、 矿和 矿的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被称为“ ”的国家。
(4)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主要农作物有 ,主要畜产品有 ,素有“ 的国家”之称。 (5)填出下列编号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② 是澳大利亚的政治中心; ③ 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
2013届市初中毕业生《地理》复习纲要
八年级(上册)?考点解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沿海岛屿、港湾众多,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自治州、市)、乡(民族乡、镇)。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首都是北京。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人口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的22%。 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1)人口地理分布特点:
西部 黑河市(黑龙江省)
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东部
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腾冲县(云南省) 人口超过5000万的人口大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 (2)目前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但城镇人口在持续增加。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布全国,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1)我国地势总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往往成为水电站选址地
(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2/3 。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集中在夏秋季节
季风气候显著——位于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侧
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变化、日变化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1)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是我国的特殊天气。
(2)洪涝多出现东部平原地区,在夏、秋季发生频繁,给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3)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是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外流河 主要分布区/气候特征 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 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河流补给主要依靠季风降水;有季节、地区的差异 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举 例 额尔齐斯河、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 塔里木河 雪融水。水量有季节变化 ◆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概况(源头;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等) ◆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源头;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等)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可再生资源(如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1)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人多地少——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
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空间分布不均——耕地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林地分布在季风区东北、西南、东 南山区;草地分布在非季风区的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2)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1)我国水资源总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北方土地资源占全国总面积60%,水资源仅占20%;南方土地资源占40%,水资源占80%。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一线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四大地理区域及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冬季一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地理差异比较:从主要地形区、气候、植被、河流、矿产、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产品、人民主食、民居特点、运输方式等方面比较。
(2)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地理差异比较:主要地理特征、位置特点、气候、河流、生产、生活等方面比较。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内流河 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八年级上册适应性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近年来,菲律宾、越南等国先后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我外交部严正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一直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读右图,回答1~3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A.海南岛 B.西沙群岛 C.黄岩岛 D.曾母暗沙 2.下列国家与我国有领土接壤的是
A.菲律宾 B.越南 C.马来西亚 D.文莱 3.南海所处的热量带是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读右图“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4-6题:
中国南海区域图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我国四省区轮廓图
4.以下关于这四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B. 乙省有广袤的草地,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C. 丙省是水果之乡,盛产柑橘 D. 丁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最丰富的省区 5. 诗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绘的景观最可能出现的省区是( )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
6. 从厦门乘坐火车走最短线路前往乙省,最有可能经过的铁路线是( )
A.鹰厦线、浙赣线、贵昆线 B.鹰厦线、京沪线、包兰线 C.陇海线、京九线、沪杭线 D.浙赣线、湘黔线、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完成7~9题。 7.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是
A.a B.b C.c D.d 8.该时段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医疗卫生水平进步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约
A.100万 B.500万 C.1300万 D.2000万[ 品读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成10~11题。 10.诗句中的“玉门关”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1.诗句中的 “春风”指的是
A.冬季风 B.夏季风 C. 北风 D.西风 读图4“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我国沿着北纬32°地形剖面图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3.受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大多流入
哈大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