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 含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卡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出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磷脂、质粒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 C.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分化后,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一定加快 2.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3.下列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4.分析下列图中的曲线,其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CO2的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有一定影响 B.乙图表示在不超过B点所对应的氧浓度情况下,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量随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C.丙图表示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A植物提前开花
D.丁图表示OA与AB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均起促进作用
5.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时减Ⅰ异常减Ⅱ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Ⅰ异常或减Ⅱ异常 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Ⅰ正常减Ⅱ异常
6.螳螂是一种中大型昆虫,肉食性。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未受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成个体),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体色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螳螂为了适应环境,体色朝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变异,得以进化 B.螳螂常有大吞小,雌吃雄的现象,体现了种间激烈的竞争关系 C.孤雌生殖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上看螳螂属于初级消费者 7.在Cu2S+2Cu2O
△ 6Cu+SO2↑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2O在反应中被氧化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若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则生成6molCu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g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 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
-
D.相同物质的量OH和CH3+ 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正丁烷比异丁烷的沸点高
D.乙醇和乙酸均能与金属钠能反应
10.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
为
A.3种 B.4种 C.5 种 D.6种 11.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
B.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C.用KSCN溶液检验Fe3+:Fe3++3SCNFe(SCN)3
--
D.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2H2O=2I2+4OH
+-+
1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42、Al3和M离子,且这四种离子的物质
+-+
的量之比为n(Fe3)∶n(SO42)∶n(Al3)∶n(M离子)= 2∶4∶1∶1,则M离子可能为下列中的
---
A.Na+ B.Cl C.S2 D.I
13.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
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其中14题、16题、19题、20题为多项选择题,其它题为单项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记录每次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
A.微小量放大法 B.极限法
C.比值定义法 D.控制变量法
15.在海洋资源、环境、减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海洋卫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的海洋卫星和以海洋观测为主的在轨卫星已有30多颗。我国分别于2002年5月,2007年4月,2011年8月成功发射海洋一号A、海洋一号B、海洋二号三颗海洋卫星。三颗海洋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两颗海洋一号卫星运行周期约为100.8分钟,海洋二号卫星运行周期约为104.46分钟。由上述信息可以断定
A.三颗海洋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B.海洋一号卫星比海洋二号运行更慢
C.海洋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比海洋二号离地更高 D.三颗海洋卫星的运行高度可能超过同步卫星
16.如图所示,在O和O/两点放置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在OO/连线上有A、B、C三个点,且OA=BO/=O/C。一正点电荷沿路径Ⅰ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1;沿路径Ⅱ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2。把该正点电荷从A沿OO′连线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 A.W1大于W2
Ⅱ B.W1为正值
C.W1大于W3 OABO`CD.W1等于W3
17.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不考虑电感和电容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C.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D.当用户用电器总功率减小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18.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1=2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5s后外力撤去,在此时刻再加上一个与F1反向的力F2=6N,物体又运动5s。规定外力F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物体运动的这个10s的时间内,下列关于物体的速度图像,正确的是
19.如图所示,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b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为G,其中b的下半部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静止在平面上。现过a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缓慢的将a拉离平面一直滑到b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则应有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