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由2001年的8.3%上升到2007年的14.2%,并在2007年二季度步人21世纪以来季度增长率的最高点14.5%。2008年上半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外需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加之国内连接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和经济的周期性回调,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加大,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国家为此出台了一揽子应对计划和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但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仍回落到6.6%,同年二季度,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增速强劲反弹,到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随着应对措施能量的逐步释放,经济增速重新回落,2010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连续10个季度放缓。2012年四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在7.6%~7.7%之间小幅波动,2014年一季度到2014年二季度进一步回落至7.4%。总体来看,我国的经济逐步的发展,达到稳健和快速的国家发展策略。随着“十二五”的完成,我国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所以引起我国的GDP上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
1.1.2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完成,中国步入“十三五”,其中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
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也逐步实施“儿孩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再这样的政策下,中国未来的经济将达到飞跃的进步,并且中国的经济市场也将更加的扩大和完善,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
1.2中国近几年来的奶粉行业发展
1.2.1中国奶粉市场现状分析
2008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奶粉行业增速明显下
降,特别是人均食用量增速大幅放缓,但是2009-2013年,奶粉行业销售额增速仍能保持了20%以上,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更加关注奶粉质量,转而更多的选择“洋品牌”,我国进口奶粉数量显著增加。2007年到2014年,我国进口奶粉量从9万吨,增长了10倍到90万吨。同样对比之下,2010年到2014年,我国奶粉产量变化不大,每年都在150万吨左右。进口奶粉大量增加显示了消费者对奶粉质量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国产奶粉企业也抓住了消费者心理,大力开发高端产品,从100多元的主流价格,提升到200元甚至300元价位段。
2003-2014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额及增长率
从2003年-2014年,我国婴幼儿奶粉虽然销售量在增加,但是增长率却在下降,这说明中国的奶粉市场虽然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有所好转,但是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是消费者对其失去信心。
即便是国家出台多部政策对中国奶粉进行监管和质量检测,但是任然不能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但是奶粉销售量的增加也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增加带了我国奶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2010-2014年中国奶粉产量统计分析(万吨)
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奶粉产量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趋势,虽然在2013年的时候有所上升,但是在2014就下降了。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控制,使得我国的奶粉产量保持着一定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奶粉制造技术水平有限,科技的发展水平有限,并不能低价高质量、高效的制造出奶粉来。
2007-2014年中国进口奶粉量变化(万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