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1:3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苏省海头高中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初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 等级森严 C.君主专制 D.官僚政治

2.1954年,东北考古工作队在辽宁辽阳三道壕一带,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清理出土、石、砖、瓮墓葬103座,共出土文物2815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鑺、铁铲、铁锄、铁镰、插刀等一整套农具148件。据此可以推知西汉时期

A. 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B. 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 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农业生产体系完备

3.儒生最初只是传承礼乐诗书的民间学者,不少人入仕居官后,面对兵刑钱谷的日常政务,开始努力学习律令;同时,精通法律的文吏为求仕途发展而转习儒学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一种以学者兼官僚为主体的“士大夫政治”由此奠基。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宋明

4.美国学者钱存训认为“到公元3或4世纪时,书法已成为一种(自觉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这是建立在“平滑和有吸收力的书写表面”基础上的。由此可知,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A.推动了书写材料的革新 B.得益于造纸技术的进步 C.有利于印刷技术的进步 D.始于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5.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类别 比重 吏部直接任命 50.2% 察举和学校考试 25.4% 州郡县吏积功升迁 14.2% 其他 10.2% 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 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

6. 北宋仁宗之后,民间“好讼”之风在中国初露端倪。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使得一种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与职业,即“讼学”与“讼师”在民间应运而生。据此可判断A.现代的律师制度源于古代中国 B.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深入民心

C.皇权控制下的司法权渐被剥离 D.法律文化适应经济发展而变化

7.元朝廷若直接利用二百多个路及直隶州(府),征集和控制各地赋税,自然会出现头绪零散纷杂等情况。尤其是腹里以外的边远地区,更显得鞭长莫及。而通过十个行省的综领督办,朝廷征集、转运各地赋税及对课税过程进行控制,就可以纲举目张,简便易行了。由材料可知 A.最初基于经济目的设置行省 B.行省制便于朝廷有效控制全国税收 C.行省制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 D.行省制便于简化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8.明朝仇英所绘《南都繁会图》描绘了明朝晚期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堪称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下列有可能在右图中出现的场景是

A.市中表演京剧的戏台 B.出售珐琅彩的瓷器行 C.市中心出售棉花的草市 D.供新安商人居住的会馆

9.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0.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 A.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D.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11.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12.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致上海道台的信函中称:“历年以来,本领事馆与贵官廨早经 谅解,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上述材料 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 C.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 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13.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14.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 1860年 1864年 1901年 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 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 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 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15. 右图是1872 ~ 191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统 计示意图,它反映了 A.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推动了民营工业快速发展 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引发商人投资工商业热潮 C.列强暂时放缓经济侵略利于民营工业大发展 D.清政府的政策对民营工业的发展放松了限制

16.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17.“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予打击,恢复大片抗日根据地。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这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战役 D. 徐州会战

18.下图为1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对电文中“对于整个战局

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

A. 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B. 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奠定基础 C. 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D. 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19.1963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

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已有一国两制的构想 B. 致力于与西方建交谈判 C. 放弃统一港澳的努力 D. 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

20.如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B.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21题15分,22题12分,23题13分,24题10分,25题

10分,共60分)。

21.(13分)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相知”,更是“相亲”的。古老文明的智慧更可以照鉴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 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大权的皇帝。罗马帝国的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皇帝控制了行省主要官员的任命,对行省监督也趋于严格。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 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秦帝国

和罗马帝国均重视法治的相似因素。(7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3分)

22.(12分)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h34v1dex15gf8x599ez10e609m8f001b8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