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育事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践行贵州教育精神暨教师誓词的感悟
敖溪小学:毛轩
通过学习贵州教师践行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后;我把自己的感悟和感受写下来,与各位同仁交流,期望能够对重树贵州教师高尚师德和教师良好风范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积极践行贵州教师誓词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贵州教师誓词的具体内容:“我是一名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以身为教师为荣,
贵州教师誓词言简意赅的诠释了国家对教师职业地位的肯定和对教师“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当我们举起拳头宣誓的时候,教师誓词不仅让我再次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再次感悟了教师职业神圣,再次明确了自己的动向和目标,也让我感到的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感到了教师职业的任重道远。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教师必须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必须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最明确表述。一个没有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合格教师的。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道德行为、职业操守、学习精神等都是学生最好的生活教材。“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对教师的要求是全面而具体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而教师职业的集中表现就是为了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断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太大,就我县来说也是如此,城乡差距矛盾突出而且多样化。学校撤并建后,教学点没有了,村小教师进中心小学,乡镇教师进县城学校。部分乡村小学一个教师顶一个班(有的还包括领导),一有教师出差,就有班级无人管理,成为“放羊课”,而大部分城镇小学则是人满为患,不少人作为闲置人员不说,就是上课教师1周也只有几节课。这不仅浪费的教学资源,更主要的是不断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的矛盾。农村需要教师,农村需要踏踏实实、为农村教育奉献的教师。
二、践行贵州教育精神,乐于奉献,攻坚克难
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贵州教师精神的内涵:“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贵州教师精神从另一个角度对贵州教师提出了要求,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贵州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开放自信”要求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素养。教师不仅是文明的传承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职业是光辉而伟大的,但教师更是清苦而清贫的。教师不是神,教师是生活中的人。面对生活中的贫富差距,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只有乐观自信的人才会淡然处之——不会因他人富有而嫉妒,不会因贫寒而失落,他们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享受生活的美丽,用自己的情怀其体验生活的幸福。惟其如此,教师才会淡泊名利、甘于贫寒,才会“乐于奉献”。生活本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生活中那些因为工资低、职称低而不认真工作的人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一个“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人,一定是乐观自信、积极有为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一之,我十之”的胸怀和博学,才会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作为教师,仅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传到授业解惑”的能力。贵州教师精神显然就是侧重于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从专业知识和业务上时刻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总之,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做到知行合一,践行为主;要以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为烛照,时刻警醒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