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各种动物特征及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家鸽体内有气囊,可帮助呼吸 B.蚯蚓身体分节,适于躯体灵活运动 C.鲤鱼体呈流线形,被有鳞片,适于游泳 D.家兔盲肠发达,适于消化肉类食物
2.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3.如图所示,下列动物中有外套膜的是( )
A.海豚
B.虾
C.海马
D.蜗牛
4.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的是 A.哺乳动物 A.鲨鱼、鳄鱼
B.两栖类 B.鳄鱼、鲸鱼
C.鱼类 C.鲨鱼、海马
D.鸟类 D.海豹、海马
5.鲨鱼、鳄鱼、鲸鱼、海马、海豹都生活在水中,其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6.安徽省宣城地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 ) A.丹顶鹤 B.朱鹮 C.扬子鳄 D.褐马鸡
7.要想关爱生命、守护地球,就要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8.在下列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 B.科 C.纲 D.门
9.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细菌,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作酸奶 ②制作米酒 ③制醋 ④制作面包。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0.林奈的双名法正确的是( )
A.科名+属名 B.科名+种名 C.属名+种名 D.纲名+种名
11.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种子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12.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说法与此无关的是( ) A.我国是动物植物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 B.野生亲缘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 C.我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效果显著 D.我国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种类很多 13.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A.体内都有脊柱 C.都是爬行动物 A.保护渔业资源 C.兴办海洋农牧场
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7.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①蛔虫 ②蜘蛛 ③沙蚕 ④蜗牛 ⑤鲅鱼 ⑥青蛙 ⑦蛇 ⑧鸵鸟 ⑨蝙蝠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⑧⑨
18.词中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但近年来这种景象己越来越少。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传染病的流行 B.人类大量捕杀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19.下列情形中,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围湖造田 20.在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属 C.目 D.界 二、填空题
21.按照它们食性不同把下列动物分成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蝗虫 B.老虎 C.蜜蜂 D.狐狸 E. 兔子 F. 七星瓢虫
22.(3分)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请各举出一种珍稀动物和珍稀植物,它们是________ 和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保护___________多样性。
23.将下列生物对应的“生态地位和所属保护区”及“主要特征”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示例1: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示例2: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主要特征) 生物
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
主要特征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 B.都是变温动物 D.都是陆生动物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D.增加鱼类捕捞量
D.科学管理
14.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15.“蓝色革命”是用先进的技术改进和开发渔业,下列不属此项内容的是( )
16.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繁育中心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
①金丝燕 ②扬子鳄 ③珙桐 ④红树林 ⑤海南坡鹿 ⑥黑冠长臂猿
A.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 B.中国“鸽子树”,活化石 C.万宁大洲岛自然保护区 D.东方大田自然保护区 E. 海口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F. 昌江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a. 棵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e. 体表有角质麟片,卵有坚韧的卵壳
①——(_____) ②——A——(_____)③——(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_____) 24.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
25.大熊猫、褐马鸡、扭角羚和扬子鳄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食性上看,其中的____是植食动物:____是肉食动物,____是杂食动物。 三、判断题
26.野生生物种类多,人们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其潜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______ 27.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______) 28.蜘蛛有外骨骼发育需要蜕皮._____ 29.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四、连线题
30.将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类别连起来
31.连线题
五、综合题
32.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_________,体表覆羽等. (3)与家兔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________.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
(5)青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6)D能够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3.某学生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真菌”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以下是他的具体操作过程:①制备培养基②采集口腔内的细菌、真菌,接种在培养基中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高压处理④将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⑤将培养皿冷却
(1)请将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
A.②①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2)培养基中除了有细菌、真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有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_____. (3)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目的是_____. (4)将采集的口腔内的细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_____.
(5)在观察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_____菌落. 34.下面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7分)
(1)在甲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_____________,该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2)在乙图中,[ ]_____________落在温暖、湿润的地方会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3)在丙图中,将来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其发育成新个体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______,在其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以上图示反映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5.请把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用线连起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D 答案 D 二、填空题 21.ACEF BD
22.熊猫(扬子鳄、中华鲟等) 银杉(珙桐等) 基因 23.C e B E b D c F
2 D A 3 D 4 B 5 C 6 C 7 B 8 A 9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C C A A D A B A 题号 19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