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答案为:迎风;背风.
【点评】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14.【答案】午后2日;日出;气温日较差
【解析】【分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日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书上的知识多多了解。 三、综合题
15.【答案】(1)解:海拔高、气温低 (2)A;多;A位于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3)A
【解析】【分析】(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845米,海拔高,气温低,成为赤道雪峰.
(2)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A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地形雨.
(3)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会产生明显差异.此图反映的是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故答案为:(1)海拔高、气温低;(2)A;多;A位于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3)A.
【点评】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 16.【答案】(1)赤道地区;两极地区 (2)沿海;内陆
(3)迎风;背风;东岸;西
【解析】【分析】(1)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受海陆因素影响,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如亚欧大陆东部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9
(3)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故答案为:
(1)赤道附近;两极地区; (2)沿海;内陆;
(3)迎风;背风;东岸;西.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问答题
17.【答案】横断山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高,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物种繁多。
【解析】【分析】题中诗句描述的是横断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气温有所不同。是由于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而且该山脉纬度较低,变化的空间大因此,归纳得出:横断山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高,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物种繁多。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