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要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三轮复习法:在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 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语文复习从八月中到明年的二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第二轮语文复习从明年的三月初到五月初,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 第三轮语文复习从明年的五月初到高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 一、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 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 上,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配以课堂针对性训练和单元 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 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 知识系统等;
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
如“词”这个
小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围、搭配、语体等。甚至还可分得更细,如词语的感情色 彩。在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要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 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二、 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 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 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 重点,讲究实效。
测试重点无非是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除了作文,
大多数同学失分较
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在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
这三方
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大多数同学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 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 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 力。大家在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 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 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
阅读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在咼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咼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 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 而要靠自己写。 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 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 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 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 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 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 原则:
1、课本第一
(1)吃透弄熟 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 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 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 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 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 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
(1)计划性强 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 (2)方法灵活 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
(3)精选试题 概括的说就是“选、读、译”。“选”的关键是精。选好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 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 , 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 体把握”。“译”的关键是准确。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 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三、第三轮复习 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 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 建议同学们采取这样的做法:
1、研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
要 关注考试范围、 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 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 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 但考查“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
想一 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看错题本 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
练 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
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见虚词 如“不管”“尽管”“即使”“虽然”“和”“ 或”“ 既”“ 以”“以及”“ 除 非”“关于”“对于”“抑或”“无论”等连词、介词要特别重视。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在进行文学常识复习的时候,须注意:连线复习,分块掌握;理清文学史
( 包括文学流派、 文学体裁 ) ;非入选课文的重要作家作品应加以重视。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
常的记忆积 累, 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不要撒网式的盲目背诵,而要选择常见的、重要的 古诗文诗句。 大家要特别注意应该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 在备考的时候需分出一部分时 间来记忆巩固。
(3)《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 式,如“若(如、 奈)
何”“若(如、奈)……何”“何(奚、恶、安)以……为”“何……为”“何……之有”“不 亦……乎”“无(毋)乃……乎” “得无(毋、微)……乎(邪、欤)” “庶几……乎(与)”“孰 与……”等,有必要结合课文例句将这些虚词和句式的用法牢记于心。
(4)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要做 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5、 准备作文
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 , 因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 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 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
二是再现思维过程, 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 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 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 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
作文占了语文试卷相当的比重, 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 写出自己的特色?复习冲刺 阶段,大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几个方面的训练:
(1) 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材料作文是近几 年高考中常用的一种作文形式, 最大的好处就是给考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空间。 大家可以根据 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有过的好的构思等所熟悉的 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大家要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 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 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 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 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 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4) 注意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地审题,对 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 做真题
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 3年的高考真题, 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 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 方便 最后的复习巩固。
7、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上午
9: 00到11 : 30。这样除
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 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 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 看错题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 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