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春季南安市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本学期小学期末检测,由市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组织命题,由各中心小学、市直小学组织测试、评卷并进行质量分析。现综合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材料,对我市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简析
本套试卷的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及学段教学目标,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能较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试卷双向细目表如下:
领域 积累与运用 45% 主题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能力描述 认知层次 题型 填空 填空 填空 选择 填空 填空 连线 判断 填空 选择 写话 取材 分值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本 课外 课外 生活 8 9 4 12 12 27 6 12 10 拼音 识字 21% 词语 句子 24% 课内阅读33%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把字写端正 记忆 我会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我会查字典 我能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能照样子填词写句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线 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后面括号里画“√”,在错的后面画“×” 我能认真读短文,并完成习题 我会看图写话 记忆 应用 记忆 应用 记忆 记忆 理解 分析 理解 创造 阅读45% 课外阅读12% 看图写话10% 试卷特点:
(1)考查内容凸显部编本教材的语文要素。部编本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
--
--
“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本张试卷共有九大题,试卷中的题目对应或参照教材内容、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出现过的内容形式,体现课标学段目标要求,凸显部编本教材的语文要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联系,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试题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大部分老师肯定了本次试卷的试题新颖、灵活,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突出教材的训练要点。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个体差异,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实水平,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通过此次考试都有所收获。
二、答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我们抽取30所市直及乡镇中心小学报送的检测成绩进行统计,情况如下:及格率97.03%,优秀率56.21%,平均分87.79。从统计情况看,我市一年级语文教学情况良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下表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提供的抽样统计数据(抽样100份),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
题目要求 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把字写端正 我会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我会查字典 我能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能照样子填词写句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线 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后面括号里画“√”,在错的后面画“×” 我能认真读短文,并完成习题 我会看图写话 应得分 8 9 4 12 12 27 6 12 10 得分率 95% 96.55% 92.25% 75% 85.83% 94.93% 90.5% 71.25% 90.95% --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第一题我能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题我会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第三题我会查字典、第六题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线、第七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后面括号里画“√”,在错的后面画“×”、第九题我会看图写话的得分率都较高(得分率都在90.5%以上),得分率较低的是第四题“我能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75%)、第五题“我能照样子填词写句”(85.83%)、第八题“我能认真读短文,并完成习题”(71.25%)。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拼音、字词的填写和课文内容的填空,学生都完成得较好,说明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能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但一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的题型(如词语句子的运用、阅读理解等)仍需加强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下就命题意图及抽样的学生的具体的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题“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把字写端正”,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得较好,学生基本能正确拼读音节,并正确书写汉字,该题的得分率较高。卷面中出现的错误表现为: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同音字、形近字理解、掌握不够牢固,存在着用同音字代替正确答案的问题,如“家乡”写成“加香”,“夕阳”的“夕”写成“西”;个别学生较粗心,把“因为”拼成了“音乐”,部分学生写字不规范,“因为”的“为”的第一笔点写成撇;个别学生写字马虎,“孤单”的“单”字中最后一竖写出头。
第二题“我会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本题考查学生对同偏旁的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按题目要求认真写出相应偏旁的三个汉字。带有“扌”“辶”这两个偏旁的字完成较好。但带有“日”偏旁的字,出现较多失误,如有学生写成了“白”、“目”、“百”、“的”、“查”等字,可见个别学生平时不善于对已学过的生字进行归类整理,或者积累的字词有限,最多只能写出两个字,甚至写出了错别字来。
第三题“我会查字典”,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用音序查字方法的掌握程度,该题要求写出“房”的音序、音节、并组两个词。多数学生能理解题意,并按要求完成,只有部分学生音节写错,如把音节“fɑnɡ”写成了“fɑn”或“fuɑn”。可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查字典的方法技能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音序查字法的能力。
第四题“我能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字的读音、笔顺规则、汉字的书写、形容词搭配与积累、反义词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掌握情况。本题综合性较强,对应的是本册教科书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及“书写提示”
--
--
等栏目,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灵活答题。从反馈的材料来看,本题的失分率较高。第1小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会认字的读音,小部分同学对于“姑娘”的“娘”字要读轻声存在误区,因此选错。第2题,绝大部分同学能区分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则(先外后内或先内后外)。第3小题,找出没有错别字的词语,得分率较高。第4小题,“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 )”,很多学生没能正确分析词语的搭配,认为“笔直的山路”是对的,究其原因是平时不善于观察,缺乏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有限。第5小题,选错误的标点符号,正确率高,同学们对于疑问句,且带有“吗”字的句子,其句子末尾应加问号的认识较深,可见孩子们对于标点符号中感叹号和问号的使用,掌握得较为熟练。
第五题“我能照样子填词写句”, 本题对应的是教科书中出现过的形近字、字词积累、以及语文园地和课后积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主要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试题难易适中,又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本题共有四个小题,第1小题辨别形近字,学生答题情况好,得分率高。第2小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填写词语并造句,但很多学生表达不够规范导致失分。第3小题仿写“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例句的句式“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做作业”完整地作答。第4小题有个别学生把第一条横线上的答案也写到了第二条横线上,“要是 我早, 一分钟 就 不会迟到了”,有的孩子写完句子忘记加标点等造成失分了。
第六题“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连线”,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古诗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的掌握情况,有填空和连线这两种题型。学生的答题情况较好,字迹工整,错别字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因粗心大意,把“生”写成“声”、“身”,把“见”写成“现”“贝”等。可见老师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较为重视。
第七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后面括号里画“√”,在错误的后面画“×”,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与理解,题面表达灵活。第一、二、五、六小题基本都能得分,失分最多的是第三、四小题。第三小题“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不成器”,很多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说明对课文的背诵还不过关,需加强。第四小题“春回大地、百花齐放、莺歌燕舞、荷叶圆圆都是写春天的词”,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季节才会有荷叶,以为都是春天有的事物,又或者没认真审题,直接打“√”造成失分。可见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