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复垦矿山废弃地面积 3000亩,占矿山占用土地面积的11%,规划复垦面积的65%,累计投入复垦资金2607.3万元,达到了《规划》规定的预期目标。
2006年全市矿山固体废物总排放量2377万吨,当年再利用总量1997万吨,利用率84%。
(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1、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能
1987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设立了“马鞍山市地质矿产局”,归口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全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的监督管理。当涂县也相应设立了“当涂县地质矿产局”。
2002年初机构改革,成立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履行矿产资源管理行政职能。 2、管理工作
开展全市矿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制定和下发一系列重要的矿业管理政策和文件,编制了《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马鞍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了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地质环境监测,规范和促进本市矿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期间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欠帐过多,我市主要铁矿区尤其是老矿山均面临后备资源不足,外围和深部地质勘查程度偏低等严重问题;其次是找矿勘查的矿种单调,大多集中在铁矿一项,有色金属矿、绿松石矿和非金属矿的勘查投资主要来自民间资本,总投入有限,找矿勘查进展不大。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程度不高,如部分铁矿中伴生的钒、钛、磷等组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找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方法和手段,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小型矿山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管理粗放、采富弃贫等现象。
3、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投入不均衡,除马钢公司、长江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投入较大外,其它矿山投资者在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上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全市矿山生态环境整理工作。部分小型矿山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忽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4)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力度略显不足,影响了全市矿业权市场的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 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一)主要矿产品市场需求现状
1、铁矿石:从1997-2006年10年中,全市的生铁产量和对铁精矿
的需求量增长了2.8倍,年递增12%。2006年铁精矿的需求量为1600万吨,自给率27.25%,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或外购。
2、硫铁矿:全市现有制酸企业3家,2000-2006年硫精矿的需求量基本稳定在25万吨水平,矿山回收的硫精矿平均年产量5万吨,自给率20%,大部分依赖外购。
3、石灰岩: 石灰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炼铁的熔剂原料。2006年冶金熔剂用灰岩需求量为 270万吨,全部由外地供应。
4、白云岩:白云岩的主要用途也是作为炼铁的熔剂和耐火材料。2006年的需求量为210万吨,全部由外地供应。
(二)主要矿产品需求预测
到2010年,主要矿产品的需求形势是:对铁矿石及辅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化工原料硫铁矿的需求基本保持平稳;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和砖瓦用粘土矿的需求呈缓慢增长。
1、铁矿石:到2010年以后,马钢(集团)控股公司和民营企业安徽省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钢铁企业铁精矿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450万吨,本市无法满足,供需形势严峻。
2、硫铁矿:2010年前后,我市制酸企业标准硫精矿的需求量仍将保持目前即25万吨/年的水平,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3、石灰岩:熔剂用灰岩的需求量将随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长,预计2010年的需求量约为500万吨,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4、白云岩:预计到2010年熔剂用白云岩的需求量为325万吨。耐火材料用白云岩的需求量为90万吨,合计418万吨本市无法满足要求。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可供性分析
1、铁矿:马鞍山市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贫矿多、富
矿少、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
马鞍山市铁矿企业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马钢集团所属矿山和地方矿山。马钢集团所属矿山2006年铁精矿产量为396万吨,地方矿山铁精矿年产量约为40万吨,两家合计为436万吨,而马钢2006年的需求量为1600万吨,自给率仅为27.25%,加上马钢在外地投资的铁矿,自给率仍达不到40%。铁矿的自给程度很低。
马钢(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凹山铁矿、东山铁矿,姑山矿业有限公司姑山铁矿等老矿山,经过数十年的开采,资源已接近枯竭,开采难度逐步增大,即使深部找矿有所突破,也将很难保持目前的生产能力。在建的高村、和尚桥、和睦山、白象山4座铁矿正处在基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