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如图7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 音在______________中传播。
28.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 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
(1)在她的两次实验中,应该保持 不变,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 。
(2)她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 不变,改变尺子振动的幅度,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 ,声音的响度越大。
29.如图8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0.如图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
5 / 8
一个标准大气压。
(2)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① 。 ② 。
四、计算题(共2 1分)
3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知成渝高速铁路全程308km,重庆境内约121km,重庆至成都全程运行仅需1.4h。求(1)高铁列车从重庆至成都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 m/h;(2)若高铁列车在重庆境内也按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运行,列车在重庆境内运行的时间。
33.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 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 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
6 / 8
有多远。
初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C A B B A A D C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___100 __、 ___m/s ____ 14、___3.58cm __、 ___3.62cm ___ 15、___静止 __、 ___ 300 ___ 16、____3:1 __
17、____3 __ 18、_____音色 __、 ___ 响度 ___ 19._ _272_ __、___ 波______ 20、___甲乙 __、 ___ 甲丙 ___ 21、_____升华 __、 ___ 吸收 22、____升华 __、 ___熔化 ___ 23、_____液化 __、 ___ 放出 24、__热胀冷缩 __、 ___乙 ___ 三、 (每空1分,共21分)
25. _ 5.20___ _、__ 337.5____ 26. (1) _ v=s/t ___ _(2)__ 小 _____ (3) 4.00 、 1 、 0.03 27. _ 振动___ __、_ _空气 _ 28.(1) 振幅 、 低
(2)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 、 振幅越大 29.(1) 冰 、 51 (2) 吸收 30.(1) 100 、 等于 (2) 不变
7 / 8
(3) 加盖 、 提高初温 (等)
四、计算题(25题3分,26题6分,27题9分,共18分) 31.(1) 100km/h
(2)600m 32.(1)220km/h (2)t=0.55h 33.(1)1700m (2)40s (3)825m
8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