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学后教”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杜群英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4年第10期
【摘; 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研学后教”理念的践行。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设计恰当的研学习题,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有效性
“研学后教”的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十分吻合,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身份和主体地位,即教师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合作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团体协作的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让“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呢? 一、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一)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研学后教的精髓在于有效合作,它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位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师应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名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善于汲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深入。还可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学优生带学困生,让学生共同进步。
此外,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每隔2周,笔者就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质疑员的下次去搞记录,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良好习惯,重视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