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2分)<2018?吉林)下列描述中最接近实际的数值是< ) A广州市去年冬季的最低气温约B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 ﹣10℃ . 20min C普通房门的高度约2m D一本九年级物理书的重量约. . 10N 考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 专估算综合应用题. 题: 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析: 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解: 答: A、广州市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在5mi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房门的高度大约是楼层高度的三分之二,在2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0.2kg×10N/kg=2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评: 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2.<2分)<2018?吉林)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BCD. . . . 熊猫拉弯竹子 运动员罚点球 人压弯跳板 手拉开弓 考力的作用效果. 点: 专运动和力. 题: 分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改析: 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解:A、手拉开弓,拉力改变了弓的形状,运动状态不变,不符答: 合题意. B、运动员罚点球,足球受到脚的作用,由静止变成了运动,即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C、人压弯跳板,人对跳板的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D、熊猫拉弯竹子,熊猫对竹子的力了竹子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评: 物体的形状.注意: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3.<2分)<2018?吉林)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发光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 . . C锯木头是时锯片发热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 . . 考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 专分子热运动、内能. 题: 分根据以下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作出选择; 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3)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在做功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解解: 答: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陨石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双手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从而使手发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C、锯木头是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车轮胎从太阳吸热,是能量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判断哪种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关键是看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评: 能量的转移,发生能量转化的是做功的方式,发生能量转移的是热传递的方式. 4.<2分)<2018?吉林)如图所示,小明从山坡上滑下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 .
)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 . 考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点: 专机械能及其转化. 题: 分<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析: 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解:小明从上坡上滑下,小明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答: 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C. 点<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评: <2)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5.<2分)<2018?吉林)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b5E2RGbCAP A远视镜 凸B近视镜 凹C远视镜 凹D近视镜 凸透. 透镜 . 透镜 . 透镜 . 镜 考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 专压轴题;透镜及其应用. 题: 分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析: 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解解: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答: 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 故选B. 点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评: 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6.<2分)<2018?吉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a,b间接一个“3V 1W“的小灯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图示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在
a,b间换接一个“3V 1.5W“的小灯泡,欲使其正常发光,滑片P应< )p1EanqFDPw A向M移动 B向N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实现 . . . . 考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点: 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应用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题: 分析综合题. 分根据P=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关系判断灯泡更换后电路中总电阻析: 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直至灯泡正常发光即达到额定电压. 解解:由P=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更换灯泡后的电阻答: 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I=,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两端的电压变大,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此时灯泡分得的电压小于3V, 使灯泡正常发光,应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再达到3V,即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滑片向M移动. 故选A. 点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评: 公式、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判断好更换电阻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是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8分) 7.<2分)<2018?吉林)2018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在“神舟十号”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 运动 的;人们收看到的电视节目直播画面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送的.DXDiTa9E3d 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传播. 点: 专信息的传递;长度、时间、速度. 题: 分<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析: 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