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高二语文 选修唐诗宋词学案 编制:黄爱臣 马玉红 审核:高建强 审批: 编号:8-9 班级: 姓名: 评价: 时间:2013-1-1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第一课时)
《临江仙》《清平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词的内容。
2、体味词的意境美以及作者运用的手法。 3、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使用说明】
1.预习时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注意答题时的规范性和独立性,避免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情况,努力提高自己鉴赏诗歌和表达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1、晏几道(约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向来和晏殊合称“二晏”。有《小山词》一卷。 2、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 3、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颇得苏轼赏识。 二、整体感知
1、临江仙(梦后楼台髙锁)翻译
上片: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在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
下片: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曾经照着小蘋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却已不见。 2、清平乐(春归何处) 翻译
上片: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和我同住。
下片: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凭轻风飞过蔷薇。
【课内探究】
1、 古之评论者认为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落花”二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简要分析。
2、 请描绘结尾“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并说明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当初曾经照着小蘋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却已不见。
作用:结尾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依旧是苦恋,更加突出了词人对于歌女小蘋难言的相思之情。
【当堂检测】
1、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词中所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黄鹂”和“蔷薇”,请说说“黄鹂”在表达作者的惜春之情时起了什么作用?
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而鸣,增添了春天的色彩,使作者感到春来的可爱;问取黄鹂,黄鹂因风飞过蔷薇,说明春天不再回来,使作者感到春去的可惜。本词在表现主题方面是曲笔渲染,一波三折:春逝去,人寂寞,希望有人知春之去处以换回同住,以此奇想,表达对春的执着,这是一折;无人告知,也不可唤回,只好问与春同来的黄鹂,这是二折;黄鹂百啭不语而飞去,令人怅惘,这是三折。一首小词,竟几经曲折,层层深入,可谓巧妙。
2、这首词是怎样表现寻春、惜春主题的?(提示:从艺术手法及其作用等角度思考)
1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第二课时)
《踏莎行》《横塘路》《苏幕遮》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词的内容。
2、体味词的意境美以及作者运用的手法。 3、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使用说明】
1.预习时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注意答题时的规范性和独立性,避免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三言两语等情况,努力提高自己鉴赏诗歌和表达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 苏幕遮 翻译
上片: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隔夜的雨,水面上清润圆正的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下片:(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课内探究】
1、历代评论者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突出动人之处,全在“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所写荷花的神态。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赞扬它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请你就此三句写景的特点做简要分析。
2、“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当堂检测】
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吴世昌《词林新话》认为,秦观词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一“砌”字最见功力。说说你的理解。
3、名句默写
①落花人独立, 。 ②今宵剩把银釭照, 。 ③若有人知春去处, 。 ④百啭无人能解, 。 ⑤可堪孤馆闭春寒, 。 ⑥郴江幸自绕郴山, 。
⑦若问闲情都几许? 、 、 。 ⑧叶上初阳干宿雨、 , 。 ⑨ 。小楫轻舟,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