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古典诗歌赏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4 20:02: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古典诗歌赏析

一、教学目标 :

1. 从诗歌创作看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言志抒情。 2. 掌握一些古典诗歌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课时:

导引:诗歌是最本原而且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类的理性与情感,睿智与思索,想象与呐喊,坎坷与坦途。或雄奇壮观,或哀恸欲绝,或蕴籍风流,或刚烈勇猛,或冲淡平和,或绚丽多姿,或愉悦兴奋,或柔情万种,或睿智明达,或质朴无华,或含蓄婉转??战争风云,政治兴衰,人际遇合,离情别愁,山川风物,民俗演进等等,也一一奔涌眼底。这是一个真正的海洋,但又不止于海洋般空间的博大,还兼有时间的悠远和想象的无穷。愿我们能够把握正确的方法去真正了解它。 三、非常讲练

以《破阵子》与《严郑公宅同咏竹》为例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请从不同角度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1.请从不同角度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①视听结合,从看到的池上碧苔写到听到的叶底黄鹂的叫声,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动态画面。 ②对偶工整,“池上”对“叶底”,“碧苔”对“黄鹂”,“三四点”对“一两声”,构景严密,浓淡相宜,画面感强。 ③用色彩词渲染,“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充满闲情逸趣。 如何分析写景的文字: 1.视角:俯与仰/远与近/

2.观察点: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感觉:视听结合,味觉,触觉。

4.动与静:有动有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5.声与色:绘声绘色。色彩绚烂,色彩朴素。 6.情与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7.乐景与哀景:.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为反衬;反之为正衬。 8.描写手法:工笔(细腻)与白描(勾勒)

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因疑心昨夜梦做的好而使今天斗草获胜,便双颊欢笑的活泼天真,纯洁无暇的少女形象。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笑从双脸生)

1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光。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1分)“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1分)“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咏物诗》鉴赏

一、手法:多用托物言志。

二、修辞上多用:拟人、比喻。

三、意象:结合传统意象的特点,根据文本再具体分析。

四、咏物诗一般都要塑造“物”的形象:如何分析:最好逐句用四个字来概括,如果实在来不及推敲语言也可以不讲究字数。分析形象先“贴近”,再提炼。 五、咏物一般都要“言志”,因此分析其志,也是必须的基本功。如何分析其志,一是要把握作者写于何时,何地,给何人,为何。文下注释特别重要。

一、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抒情言志。是谁在写?

(知人论世) 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一、要了解其时代特点。

二、要了解诗人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要了解诗歌在诗人写作的人生阶段。 建安风骨: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曹丕志得意满,《燕歌行》志深笔长。

2

搜索更多关于: 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古典诗歌赏析 的文档
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古典诗歌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9hv7zb9y1xkfw968ko77t6k14pg601b3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