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20:1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

作者:闫娟娟 孙东渊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09期

【摘 要】 本文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贷政策,总结了农贷的成功经验,这对于新时期我国农贷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坚持农贷原则,发挥农贷作用;依托各地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方式方法;坚持群众路线,保障农贷时效性。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农贷 一、陕甘宁边区银行农贷发展的历史沿革 1、抗日战争初期边区银行的农贷政策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原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也决定在原有的人员和资金基础上重新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于1937年10月1日正式开业。开业总资本为10万元,由于受资金不足和机构发展的限制,农贷业务期初并没有开展。1938年,经过与国民党政府下属的陕西合作委员会商量,中国农业银行同意拨给边区20万元作为农业贷款,并且指派专人去边区组织贷款。这笔农贷本应是边区农民极为欢迎和庆幸的资金,但是由于指导农贷的人员在组织贷款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使农贷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没有坚持农贷原则。“互助社农贷,是专为借给没有钱的人,去安定生活,恢复农事”,“但是这次农贷中有许多真正劳动而贫苦的人没有得款,相反一些中产阶级以上的及不劳动的流氓分子反借到款”。二是没有根据陕北根据地的具体经济环境灵活变动贷款的办法,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当时的方针是“要在五里路以内才能能组成组社贷款,而且还要放在沿大路便利的地方,结果住在较偏远山沟里的真正需要借款的贫农群众,未能入社借款。”三是没有征求当地政府的意见,而是“径自到乡村召集会议,组织贷款。结果,因为人地生疏,情形不明,有许多不好分子,跑的快加入社了,真正的劳苦农民,由于慢来一步,便把社员资格一笔勾销,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反感”。 2、抗日战争困难时期边区银行农贷政策

1941年8月,毛泽东在致谢觉哉的信中指出:“如能投三四百万元于农业,加以政府的春耕秋收之动员,增产二十万至三十万石粮食,则收二十万石粮税……财政的基本问题便解决了。”由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视、支持,边区农贷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关注。1941年开始试办,到1942年被列为边区的中心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fcw4y4739epjx24qwd4i6jo0x1m7012a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