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高考·古诗词整体阅读鉴赏课时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8:10: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诗词整体阅读鉴赏课时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 (1)词的上阕是怎样来描绘桂花的“形”和“神”?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2)“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操?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 【答案讲评】(1)①比喻。用“黄金”喻桂花,用“碧玉”喻桂叶,写出了桂花的质地之美,侧重于 “形”。②比拟、用典。把桂花拟作晋代名士彦辅,赞美桂花贵而不俗、清雅超凡的风度,侧重于“神”。

(2)表现了词人对粗俗的鄙弃,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是通过对挂花的赞美和对梅花、丁香的贬低来表现的(或“是通过反衬来表现的”)。寒梅、丁香为世人所深爱,词人竟以“俗”、“粗”加之,明贬梅与丁香的“俗”与“粗”,暗誉丹桂之雅与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吊万人冢 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1)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请赏析“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两句诗中“乱”“孤”二字的妙处。 答:

【答案讲评】(1)首句“兵罢淮边客路通”,落笔便写出诗人客游河淮地区的时间是在“兵罢”之后;“客路通”三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乱暂时结束的欣喜之情。

(2) “乱”字写出了黑乌鸦遮天蔽日之多;乌鸦以食腐肉为生,万人冢上空乌鸦的狂欢乱舞,愈显出战乱中死人之众,使天空弥漫着一片凄寒之气,给人思绪上增添了悲切感。“孤”字蕴含了对枉死者离乡背井、惨死他乡的无限同情,令人容易从枉死者联想到战争给幸存者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和心灵创伤。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群鹤咏

萧道成 ②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注】①诗作于诗人镇守淮阴时,因其功勋卓著,名位日隆,颇受猜忌,为宋明帝所疑,被调进京城,担任黄门郎,便于监视。②儛:通“舞”。翮(hé):本义为羽毛的根部,这里代称鸟翅。

(1)这首诗在描写鹤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

(2)试分析此诗主要采用的抒情手法以及抒发的情感。 答:

【答案讲评】(1)对比手法。一、二句将鹤在九天搏击八方来风,展翅翱翔,无拘无束尽情鸣叫的自由豪迈,与三、四句鹤被困苑中,摧折远大志向,身受羁绊进行对比。

(2)托物言志或借鹤自喻。表达自己现在被召回之后志向受损,处处受束缚的苦闷不平之情,以及对往日那种无拘无束,胸存壮志的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

⑵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答:

【答案讲评】(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乐景写哀(反衬)。

(2)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垂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黄大临,黄庭坚之兄。此词是词人在黄庭坚被贬宜州时所作。 (1)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词人的离别之痛?请简要概括。 答:

(2)词的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答案讲评】(1)①路途的艰难遥远;②环境的凄凉惨淡;③兄弟年老,相会无期。 (2)前两句实写送别的情景:长亭饯别,直至日暮;别语缠绵,语无伦次。后四句虚写别后的孤寂,山谷弟夜宿旅店,听雨打空阶,无法入睡。别后的孤寂,更加衬托了现实中送别的伤感。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

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 答:

【答案讲评】(1)全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红叶、黄花、长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蝉,营造了暮秋萧瑟、冷清的意境。

(2)①陶醉于赏黄花之中的快乐;②因秋景冷清油然而生的内心孤独;③年华老去,无知己相伴的愁苦。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答:

(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答:

【答案讲评】(1)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2)“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答:

【答案讲评】(1)“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

趣。

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1)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

【答案讲评】(1)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下阙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得手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长江万里图

杨基 ②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原籍蜀中,田祖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

【答案讲评】(1)①怀乡之情:诗人见眼前画中的万里长江,想到这滔滔江水正是来自故乡巴蜀的春雪融水,不禁勾起诗人满腔的怀乡之情。②痛苦无奈:厌倦官场,自己却仍然“漂泊尚他乡”,不能归去的无奈与痛苦。

(2)本诗用了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直接抒情如“人今漂泊尚他乡”,直接写出漂泊异乡的愁苦。尾联中,作者见烟波草色而生恨,听风雨猿声而断肠,借景抒情,表达仕途失意及思乡的愁情。

2017高考·古诗词整体阅读鉴赏课时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gua9ll420zdc4257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