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 HSO3+H===H2O+SO2↑。 (2)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
HCO3+CH3COOH===CH3COO+H2O+CO2↑。 (3)氧化镁溶于稀硫酸 MgO+2H===H2O+Mg2。
+
+
-
-
-
+
(4)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 OH+H===H2O。
(5)石灰乳与Na2CO3溶液反应 Ca(OH)2+CO23===CaCO3+2OH。
-
-
-
+
(6)将浓硝酸滴到CaCO3固体上 CaCO3+2H===Ca2+H2O+CO2↑。
+
+
(7)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SO24+2Ag===Ag2SO4↓。
-
+
(8)NH4Cl与NaOH两稀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2.完成下列教材中重要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MnO2+4H+2Cl=====Mn2+Cl2↑+2H2O。
+
-
+
+
-
△
(2)用NaOH吸收Cl2
Cl2+2OH===Cl+ClO+H2O。 (3)铜分别溶于浓、稀硝酸
Cu+4H+2NO3===Cu2+2NO2↑+2H2O;
+
-
+
-
-
-
3Cu+8H+2NO3===3Cu2+2NO↑+4H2O。
+
-
+
(4)FeCl3腐蚀铜箔
2Fe3+Cu===2Fe2+Cu2。
+
+
+
(5)过氧化钠溶于水
2Na2O2+2H2O===4Na+4OH+O2↑。
1.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
+
-
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O23”。
+
+
-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3↑+H2O”。
(5)拆写时,微溶物的澄清溶液要写成离子形式;呈浑浊状态或沉淀时要写成化学式,如澄清石灰水表示为“Ca2+2OH”,而石灰乳表示为“Ca(OH)2”。
+
-
(6)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2.强化记忆盐、碱溶解性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
”。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说明 (1)四种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2)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难溶于稀强酸。
题组一 根据题目信息规范书写离子方程式
1.某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Fe2、Zn2、Hg2三种金属离子。以下是某化学研究小组
+
+
+
设计的除去污水中金属离子,并回收绿矾、皓矾(ZnSO4·7H2O)和汞的实验方案。 [药品] NaOH溶液、硫化钠溶液、硫化亚铁、稀硫酸、铁粉。 [实验方案]
已知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Zn(OH)2+2NaOH===Na2ZnO2+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若为加入硫化钠溶液,写出生成FeS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Ⅵ中得到硫酸锌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Fe2+S2===FeS↓
+
-
(2)FeS+2H===Fe2+H2S↑,ZnS+2H===Zn2+H2S↑
+
+
+
+
(3)4Fe2+O2+8OH+2H2O===4Fe(OH)3↓
+
-
[分步书写也可: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
-
2(4)ZnO22+4H===Zn+2H2O
-
+
+
[分步书写也可:ZnO22+2H===Zn(OH)2↓,
-
+
Zn(OH)2+2H===Zn2+2H2O]
+
+
题组二 多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Ba2+2OH+2H+SO24===BaSO4↓+2H2O。
+
-
+
-
(2)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
Ba2+2OH+2NH4+SO2H2O。 4===BaSO4↓+2NH3·
+
-
+
-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2Cu2+SO24+Ba+2OH===Cu(OH)2↓+BaSO4↓。
+
-
+
-
(4)Fe2O3溶于HI溶液中
Fe2O3+6H+2I===2Fe2+3H2O+I2。
+
-
+
(5)FeO溶于稀HNO3中
3FeO+10H+NO3===3Fe3+NO↑+5H2O。
+
-
+
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
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至少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这四种(或更多种)之间都能两两结合成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或后续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离子反应称为多重反应。在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易丢失其中的一组反应。 题组三 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判断
3.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序号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 (3)向AgNO3溶液通入少量HCl(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
【参考答案】:(1)D (2)B (3)C (4)B (5)C (6)A
【试题解析】:(1)H与OH中和生成极弱电解质水,Ba2与SO24结合成难溶BaSO4,溶液中自
+
-
+
-
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降低。(2)和(4)都是因发生离子反应,使弱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加。(3)和(5)虽然发生了离子反应,但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的量未发生改变。(6)开始阶段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离子浓度降低至Ca(OH)2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CO2,CO2和H2O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增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理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实现导电过程,一般情况下,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考点三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题组一 合理拆分化学式
1.(1)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S2===CuS↓( )
+
-
(2)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
-
+
+--
(3)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23+2H===CO2↑+H2O( ) (4)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
+
-
(5)Na2O2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
-
-
(6)Mg(OH)2和稀盐酸的反应:OH+H===H2O( )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试题解析】:(1)H2S是弱酸,应保留化学式;(2)HClO是弱酸,应保留化学式;(3)HCO3难电离,不能拆成H和CO2H2O是弱碱,应保留化学式;(5)Na2O2属于氧化物,应保留化3;(4)NH3·
+
-
-
-+
学式;(6)Mg(OH)2难溶于水,应保留化学式。
“拆分”陷阱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常常设置物质是否能“拆分陷阱”,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多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