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主题案例
一堂排球课教学组织
一、案例描述:
某校张老师给高一年级女生上排球课,学生人数35人,排球20个,学习内容是下手发球(新授课)。在基本部分的技能教学中,张老师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技术示范后,直接让学生分成两队站在排球场的两个端线后进行面对面发球练习。在练习中,张老师要求学生在每次成功发球过网后举手示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结果发现学生开始练习时热情很高,但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同学的练习热情很快就低落下来,甚至变得有点沮丧…… 二、 材料分析:
1、讲授、示范安排不合理
由材料可知,这应不是一节新授课,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些学生是初次学习下手发球,所以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尚未形成,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较多,此时如果意识控制稍有削弱,正确的技能就很难形成。所以在这阶段,教师要多做讲解、示范,使学生体会动作要领,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而案例中,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后,就直接让学生自行练习,缺乏相应的指导与带领学习,忽略了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也许学生还处于动作技术模糊阶段,不能够激发浓厚的兴趣去练习,所以,学生的热情必然会下降。 2、教学组织形式过于简单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材料中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两组,仅采用过网后让学生反复举手示意的形式练习教学内容,而没有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必然导致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兴趣下降。 3、学情不够了解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尤其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釆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这节课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师仅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示范后,就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必然导致排球基础好的学生频频过网举手,基础差的学生屡屡失败。最后基础好的学生因为掌握了技能而反复练习失去热情,基础差的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丧失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近距离隔网的发球练习,两人一组,各自离网5——7米,互相对发。要求:动作正确,用力不要过度,弧度适中。
2、对墙发球站在距离墙边8——9米处,发高度为3米左右的球。
3、击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举至击球点高度,维持姿势另一个人挥臂击固定球,体会击球点和挥臂动作。 四、后续思考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抓起。帮助学生学习基础动作,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运动兴趣,参与体育运动。
2、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3、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表现进行积极地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感,促使其在下一阶段能够有所进步。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罗勇付
2020.6.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