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3:40: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填空: 第一课 1、比较就就是通过(观察)、(归纳)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与(营养)。(动物)、(植物)与(人)都就是生物。 3、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与(营养)。 4、毛绒玩具与石子都就是(非生物)。毛绒玩具就是(人类制造)的,石子就是(天然)的。 第二课 1、我们在一年级时认识了周围常见的植物,学会了用(茎)、(叶)、花的(颜色)、(形状)与(气味)等描述植物的一些特征。 2、树的茎很(硬),茎上有皮;草的茎很(软),容易切开。 3、草的茎很柔软,叫(草质茎)。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木质茎)。 4、草本植物指具有(草质茎)的植物,如(狗尾草)、(小麦)、蒲公英、(三叶草)等;木本植物指具有(木质茎)的植物,如(杨树)、桃树、(柳树)等。 5、蒸馏水就是指(自来水)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纯净)的水。 6、树与草都就是(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与(种子),它们的生长与生存都需要(阳光)、(水)与(营养物质)。 第三课 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 2、(枸杞子)就是枸杞的成熟果实。枸杞分布广泛,宁夏)的枸杞品质最好。它就是(药食)两用的植物,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3、经济作物就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4、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芝麻、(大豆)、(棉花)、(油菜)等。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的。植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们要爱护植物。 6、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写进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中药家典)。像

(薄荷)、三七、(板蓝根)、(金银花)等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第四课 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动物生活在(水里),有些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动物走得(慢),有些动物跑得快;有些动物会(游冰),有 些动物能(飞翔)… 2、根据体内就是否有脊柱,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3、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 4、小猴子体温(恒定),有(牙齿)与(骨骼),皮肤上有(毛)。 5、动物的皮肤,有的(棵露),有的有(毛发),有的有鳞片,还有的有(羽毛)。 6、褐马鸡属于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主要栖息在(山西)、(间北)等地,翅短、不善飞行、善于奔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8、(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与“中国国宝”,大多数生活于四川境内的高山深谷中,体色为黑白两色,善于爬树,爱嬉戏,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在睡梦中度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9、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 10、很多动物已经(濒危),我们应多加(保护)。 第五课 1、(草地)上、(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快速(爬行),有的肉眼可见,有的须用(放大镜)才可见 2、有些昆虫有毒,不要(用手触摸)!

3、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4、昆虫的(触角)就就是它的“鼻子”,极其灵敏。 5、蚕就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蚕丝)就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6、蚊子就是一种会吸血的(害虫),能传染多种(疾病)。 7、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有(100多万)种,就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8、昆虫的眼睛包括(单眼)与(复眼),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般昆虫都有(1)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

课本习題解答。 第一课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1、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有哪些?

答:(1)有无生命;(2)能否生长;(3)能否繁殖后代;(4)生物需要水与营养;(5)对外部刺激就是否能做出反应。

2、比较两个表格,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点。

答:不同点:(1)狗可以生长,玩具狗不可以;(2)狗可以繁向,狗不可以;(3)狗需要吃食物才能存活,玩具狗不需要;(4)狗能界刺激做出反应,玩具狗则不能。

3、猜一猜,豆子与石子在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连续几天仔细现观察记录。

答:豆子在水中会吸收水分,逐渐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豆子的外皮破裂,发芽,并长出根系;石子没有任何变化。

4、猫就是一种动物,蒲公英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就是否都能生长?就是否都能繁殖?就是否都需要水?就是否都需要营养。 答:猫与蒲公英都属于生物。它们都具有生命,都能生长,都能繁殖后代,它们的生长都需要水,都需要营养。

5、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想一想,机器人属于生物不?机器人能取代人的劳动不? 答: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人类的有些工作在某些方面可能发生变化,很难实现完全自动化、机器人只人类从事一些危险或简单重复的工作。 第二课

1、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答:植物的共同特征就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光、空气与营养物质,都能生长发育,都能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小草的相同特点就是什么?大树的相同特点就是什么? 答:小草的相同特点就是: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易折断;根较细;叶子数量不多。大树的相同特点就是:茎比较紧密坚硬,有皮易剥、支持力强;根系发达;叶子很多。 3、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呢?

答:(1)采集漂亮的叶子与花;(2)找一本厚厚的书;(3)将叶片与花展平后夹在书中;(4)每隔一天将标本翻个面;(5)将标本固定在硬纸板上;(6)将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时间记录在上面。一件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第三课

1、您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植物?

答:我生活在北方,我生活的地区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果枣、葡萄、枸杞、薄荷、金银花等植物。

2、分析当地有哪些植物就是经济作物。答:玉米、大豆、苹果、枸杞、薄荷、金银花等。

3、说一说玉米的多种用途。

答:玉米的用途很多,如食用、用作饲料、酿酒、制药、制造乙醇汽油、制作工艺品等。

4、查阅资料,身边哪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答: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年前草; 第四课

1、您认识哪些动物?您了解动物就是如何分类的不?

答:我认识小白兔、小猫、狗、金鱼、猴子、大象、老虎、乌龟、奶牛等许多种动物。

动物按照身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根据身体构造与生命活动特征,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动物、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等。 2、查阅资料,并对下面的动物进行分类。 动物 皮肤特征 就是否有牙就是否有脊体温就是否恒定 齿 柱 金鱼 有鳞片 无 有 就是 青蛙 裸露 无 有 否 蜥蜴 有鳞片 有 有 否 麻雀 有羽毛 无 有 就是 狗 有毛发 有 有 就是 蛇 有鳞片 有 有 否 兔子 有毛发 有 有 就是 蝴蝶 有鳞状毛 无 无 否 4、查阅资料或向她人请教,调查您生活的地区有哪些保护动物。答:猕猴、赤孤、豺、貂、黑熊、香鼬、金钱豹、马鹿、松鼠、黄羊、斑、天鹅、鸳鸯等等。 第五课

1、您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我认识七星虫、蝴蝶、、热、蜜蜂、苍蝇、蚊子、蝗虫等。

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2、昆虫身体分为几部分?几对足?几对翅膀?几对触角?

答: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3、昆虫有几只眼睛?昆虫的食物有哪些?

答:昆虫的眼睛包括单眼与复眼两种,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单眼有背单眼与倒单眼之分。除寄生性昆虫外,一般昆虫都有1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个到3个背单眼。昆虫的种类不同,其食物也不同,包括动物、植物、木材、腐蚀物、血液等。 4、您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昆虫?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答:我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昆虫,如七星瓢虫、蝴蝶、蜻蜓、金龟子、蜜蜂、苍蝇、蚊子、飞、蚕、面包虫等。 第二单元知识点 填空 第六课 1、地球上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生活习性(多种多样),深不可测的(海底)高入云的山,干旱贫瘠的(沙漠),冰天雪地的(两极)……到处都有(动物)的足迹。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早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 3、仙人掌有很多(刺),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装。 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5、莲的(叶柄)与(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6、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瞧外观:(颜色)、(形状)等;(2)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3)瞧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 7、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如莲、芦苇等。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称为(陆生植物),如仙人掌、柳树等。 8、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所依赖的(环境),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第七课 1、春天,鸟类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3、有迁徒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如(大雁)、(燕子)、(天鹅)等:没有迁徒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麻雀)、(喜)、(雷鸟)等。 4、古人说:“(动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八课 1、冬去春来,气温上升,很多动物纷纷脱下旧的“衣服”换上了“(新装)”。隆冬季节,寒风刺骨,许多动物又换上了“(棉衣)”。 2、针毛硬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3、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就是(御寒过冬)。 第九课 1、(侧线)就是鱼的感觉器官。(鳍)就是鱼的运动器官,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胸鳍)与(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2、鱼的侧线就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与(水流的方向)。 3、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4、蝙蝠靠(声波)探路与捕食。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嘴里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种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蝙蝠的(耳朵)接受,蝙蝠就能准确地辨别出障碍物了。 5、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儿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与其她小动物。这要归功于它的特殊感官一一“(热眼)” 课后习题解答 第六课 1、仙人掌的哪些特点帮助它适应沙漠生活?莲有哪些特点适应在水生长? 答: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里高温少雨的环境。莲的叶柄与块状茎——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使莲适应在水里生长。 2、分别给盆栽仙人掌与盆栽莲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我们会瞧到在套在盆栽莲上的望料袋内壁凝结了许多小水珠,套在盆栽仙人掌上的塑料袋内壁只有很少的小水珠。这就是因为莲的叶片宽大,水分容易蒸发,凝结在塑料袋内壁上;仙人掌的叶子呈“刺”状,水分蒸发较慢。 3、假如将仙人掌种到水中,将莲种到沙漠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 答:假如把仙人掌种到水里,仙人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慢导致根系腐烂死亡;假如把莲种到沙漠里,莲会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枯萎死亡。这就是因为植物只有在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生存,仙人掌适应了高温干早的沙漠,莲适应水中的环境,如果突然改变了环境,这两种植物都无法生存。 第七课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1、燕子什么时间迁徒?它迁徙的路径就是怎样的呢? 答:春天,燕子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紫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2、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答: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有各自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如鸟类迁徙;鱼类洄游;动物冬眠;动物储存脂肪,换上厚厚的毛;树木落叶等。 3、燕子北迁的时间,繁殖的时间,南迁的时间分别就是什么时候?答:燕子在春天北迁;繁殖的时间为4-7月;燕子在秋季南迁。 4、鸟类为什么会大规模的迁徙?常见的候鸟有哪些? 答:鸟类的迁徙使主要就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与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常见的候鸟有大雁、天鹅、野鸭、杜、燕子等。 5、候鸟为什么能长途迁徙? 答:每年春秋两季,候鸟都要迁徙,它们要飞越千山万水,路程达数千米之遥。但就是候鸟从来不会迷失方向,而且每次迁徙都依循过去的路线,绝不会浪费时间去寻找新路径。只要不遇到气流冲击或其她干扰,它们总就是向着目的地做直线飞行。 6、我们可以举办哪些形式的爱鸟活动?请给出您的建议。 答:(1)举办“爱鸟,从我做起”的演讲;(2)举办“关注鸟类,保护自然”的主题书画比赛;(3)制作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黑板报;(4)组织“给小鸟安家”的少先队活动。 第八课 1、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季节性换毛与换羽? 答:动物的季节性换毛与换羽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春季,气温升高,动物为了散热会脱下厚厚的皮毛或羽毛;秋季,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动物会换上厚厚的皮毛或羽毛以抵御寒冷。 2、羊绒衫与羊毛衫都就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不?用手触摸绒毛毛衫与针毛毛衫,说出您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线毛与针毛的形态,说出它们的区别。 答:羊绒衫与羊毛衫的保暖程度不一样。绒毛毛衫摸上去更加柔软、细密,保暖性好;针毛毛衫用手摸会有扎手的感党,不及绒毛毛衫柔软,保暖性比绒毛毛衫差。用放大镜观察绒毛与针毛,绒毛细短、柔软,卷曲状;会发现针毛较粗、较长,根根分明,硬而坚韧。 3、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原因就是什么呢? 答: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雷鸟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随季节变化的保护色,使雷鸟羽毛颜色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受天敌的袭击。 4、观察并描述雷鸟的羽毛颜色与环境的底色。想一想,雷鸟换羽毛与其生存环境有关系不? 答:雷鸟四季换羽。春天,草木萌发,雷鸟的头、颈与胸部换成了有粟棕色横斑的春羽;夏天,植被茂盛,雷鸟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的羽毛;秋季,植被枯黄时,雷鸟的羽毛换成黄果色;冬季,冰天雪地,雷鸟又换上雪白的羽毛。雷鸟换羽毛与其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雷鸟羽毛颜色的变化主要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一种随季节变化的保护色,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5、动物还有哪些策略适应季节变化? 答:候鸟采用迁徒的办法躲避寒冷;有些不具备长途迁徙能力的动物、如熊、编蝠、蛇等在冬季时,用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 6、在冰天雪地的地球北极,北极熊却能正常生存。北极熊就是如何御寒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不? 答:(1)北极熊有厚厚的、长长的体毛,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4)冬季来临前,北极熊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以储备脂肪;(5)当北极进入最冷的时候,北熊开始冬眠。体型大小与散热有关系,体型越大,散热越慢;体型越小,散热越快。 7、北极熊生活在北极,体重540千克左右;黑熊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体重150千克左右;马来熊生活在东南亚,体重45千克左右。结合生活在不同地区熊的体重进行分析,您有哪些发现?答:熊生活的地区越寒冷,体型越大,体重越重。这进一步说明体型越大,数热越慢,越能抵御寒冷。 第九课 1、水中的鱼就是如何感知危险的? 答:鱼身上有一种特殊感官,叫作侧线。侧线不仅可以帮助鱼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与水流的方向。当有人靠近时,侧线能感觉到水体的震动与水流的方向,使鱼及时避开危险。 2、猜一猜,蝙蝠的“回声定位”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科学家如何探究蝙蝠的“回声定位”? 答:蝙蝠的“回声定位”需要嘴与耳朵的参与。在飞行时,蝙蝠不断从嘴中发出超声波脉冲,声波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蝙蝠再用耳朵接受回声,就可以判断前方物体的大小、方向与距离。科学家分别将蝙蝠的鼻子、眼睛、嘴、耳朵用东西堵上,再测试这样就是否影响了蝙蝠飞行。 3、就是不就是所有的蛇都有“热眼”?“热眼”有哪些仿生学的应用?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哪些动物可以感受到红外线? 答:不就是。“热眼”就是响尾蛇与蝮蛇一类蛇的特殊感官。科学家经过对热眼的研究,研制出响尾蛇导弹、微型热传感器等。能感受到红外线的动物有蛇、蚊子等。

第三单元知识点 填空题 就是10课

1、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物,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

2、蜜蜂总就是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就是它们在采集(花粉)与(花蜜)。

3、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与身上就会粘满(花粉)。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时,便可将一朵花的花粉(传播)给另一朵花。

4、在观察蜜蜂时,不要用(手)直接捕捉蜜蜂,以防(蛰伤)。透明的玻璃瓶要(透气),以防蜜蜂被憋死。观察后将蜜蜂放回(大自然)。

5、有些花朵为了吸引蜜蜂,花瓣特别(鲜艳);还有一些花朵则会散发出蜜蜂喜欢的(香味)。

6、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第11课

1、喜鹊就是受人(喜爱)的鸟,喜鹊的巢不仅为它们(遮风挡雨),也就是它们(哺育后代)的家。

2、寻找喜鹊的巢用到的工具有(记录本)、(笔)、(望远镜)、(卷尺)等。 3、要(爱护)动物的巢穴,(不能)上树拆喜鹊巢,很危险!

4、喜鹊用(枯枝)、杂草、(树叶)与棉絮等将巢筑在(高大的树木)上。 5、小鸟就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小鸟。 第12课

1、从前,我国农村很容易发生蝗虫灾害。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寸草不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后来,在(杀虫剂)的控制之下,蝗灾再也没有大规模爆发。 2、在举行辩论时,有以下技巧:(1)尊重(辩题);(2)尊重(对手);(3)说服(观众);(4)评委也就

是观众;(5)(绅士)原则;(6)(慎思明辨)……

3、菜蛾绒茧蜂体形很(小),它就是小菜蛾的(天敌),它可将卵产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

4、生物防治就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昆虫)、真菌、细菌、动物等来 (抑制)或(消灭)害虫。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与(以菌治虫)三大类。 第13课

1、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超过(40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已突破(13万)米。修筑公路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

2、地球赤道的周长就是(40076)千米,我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能围绕地球(99、81)圈了。

3、动物的迁徙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与(路线)。 4、人类修筑公路,可能会破坏原有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环境)。 5、修筑公路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植物的生长。

6、夏季,阳光照耀可使公路路面升温,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也会影响公路周围(植物)的生长。

7、高速行驶的汽车,直接导致(小动物)及许多(小昆虫)的死亡。

8、人类筑路有(利)有(弊),公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她生物带来了一些(伤害)。

9、为了避免公路与铁路修建及使用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人类为动物建造了很多(通道),这就就是(野生动物通道)。常见的类型有(绿桥)、(涵洞)、(地下通道)等。 课本习题解答 第10课

1、蜜蜂采蜜的同时对植物的花朵有哪些影响呢?

答:蜜蜂在采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与身上就会满花粉。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时,便可将一朵花的花粉传播给另一朵花,帮助植物完成梭粉的过程。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vst242it1qw0b8cvba7dd7d92wae01at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