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西部农村小学生特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0:46: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西部农村小学生特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西部农村一直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农民父母自身受到的教育有限。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挣钱,即使近年来附近有厂在厂上班,也是早出晚归,与孩子见面的时间少,同时随着家庭离异现象增多,交通事故引起死亡率上升,以及家庭成员身患绝症,病故等现象的增多,特殊家庭学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再加上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增加,并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造成当前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在外在客观条件上,由于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再加上经济条件差,学习环境恶劣等方面的限制,多数家长对教育的意识还停留在学校教育的层面上缺乏对子女的督导。很多家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观念落伍,再加上孩子得不到同学、亲朋好友的理解,甚至会受到辱骂、取笑;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而学习成绩下降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异常。总的来说,孩子只能

在生活上得到温饱,心理和生理健康根本得不到疏通和正常成长的需要。

2. 在内在主观条件上,人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引起儿童的内心产生矛盾(如冲突、压力、挫折)才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果这些心理矛盾能在较短时间里得到调适和解决,使孩子能很好适应,孩子的心理将能健康地发展,反之就会引起心理异常。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过早失去正常的父母关爱,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压抑或扭曲,造成成绩下降,思想品行下滑,也导致行为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

3. 家校沟通困难同样也是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中的一大问题。如单亲家庭找不到家长,很难与家长沟通;特困家庭则主要是家长素质太低,有的甚至不识字,有的性格古怪难以沟通;还有个别家长信教入魔,给她讲不清道理,如我班的曾某同学,父亲老实,40多岁取了一个外地妻子,去外地打工过年才回一次家,因为自己没文化,在外面挣不了多少钱,母亲随父亲也只能做饭洗衣,孩子随奶奶生活,奶奶又信教,靠信教挣点钱维持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心理能没问题吗?因此,家校沟通困难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性,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也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

4. 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赌博风气的蔓延,许多家长成

天沉迷于麻将当中,孩子回家都见不到大人,再加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暴力游戏,色情网吧等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他们极易结交校外不良青年,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局面,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对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 重视心理教育。不要把心理问题当作品行问题来看待,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而不纠缠于问题的本身,坚持对孩子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2. 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不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当作解决特殊心理问题的唯一途径,更不要夸大其辞。就像泰戈尔提示我们,教育应传递生命的气息。学会与小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的艺术,让我们在帮助青少年成长的同时,自身的心灵也得到洗礼和修炼,得到成长。

(1)父母离异家庭。家长要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都要有教育关心子女的责任心。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要随时倾听孩子的心声,注意与孩子的交流,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倾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I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协调好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方法要一致,不要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2)父母再婚家庭。老师要跟家长讲明白,继父继母要明

确对非亲生的子女,也有关心教育的责任,既然组成一家人了,就要克服非亲生子女的心理障碍。用心去爱非亲孩子,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但在表达方式上一定要注意方法,以免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情感教育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古语有“爱屋及乌”,只要你倾注了真实的感情,哪怕不是亲生也胜是亲生。 (3)双亲缺一家庭。家长要明白,为了孩子的健康,自己要走出家庭的不幸阴影,要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并要以自己不向生活屈服的形象去影响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对一方关爱的缺失而在有些小事上放任自流,溺爱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如我班的黄某同学。他的父亲在他8岁时得癌症去世了。母亲觉得孩子缺少了父爱,在学习上放纵了,生活上也有些将就,这一下来孩子成绩直线下降,课堂上显得怯懦、退缩,焦虑,越来越学不进去。我发现后,首先找家长谈话,再找学生谈 打开他的心结,同时鼓励他要做一个男子汉。在较短时间里孩子树立起坚强的信心,成绩进步了,心态也变阳光了。

(4)祖辈代管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平有限,在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对这些监护人要做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他们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避免产生溺爱型,放任型心理教育方式。

3.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把一种炽热的“爱”贯穿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整个过程之中。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切教育都要从爱出发。应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平等对待特

殊学生,承认和了解他们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了解每一位特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形成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对单亲离婚家庭的孩子,应给予他们一份诚挚的爱和信任。离婚家庭的孩子不但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爱护,也会受到外界的伤害,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受到别人的冷落,最缺少的就是一份真诚的关爱。如果老师能够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他们就能够从老师的爱中得到鼓励,获得前进的动力。 (2)对重组家庭,及时与家长沟通,疏导心理。我班刘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年前因为家庭矛盾,他的母亲离家出走了,没过多久父母就离婚了,这给小刘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创伤。爸爸没过多久结婚了,由于后妈偏爱自己的孩子,家庭矛盾又开始了。家里经常吵声不断,心灵创伤未愈的小刘开始恨这个家,还和同学吵架,放学不想回家,到处游荡。而父亲的教育就是打骂,这使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和孤僻。为了挽救这个孩子,我及时与他的父亲联系,引导和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要求家长以良好的行为、正确地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同时给他后妈讲清她这种对待男方孩子和亲生女儿将会导致的后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小刘的性格有了改善,与同学的交往友善了,能够容纳别人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三、学校尽力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特殊学生 特殊家庭的孩子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是孩子广阔的天地,如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社会舆论和社会宣传工

浅谈西部农村小学生特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最新教育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iw454436f3pit886asl2xn8u9whjn0048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