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财务管理融资问题的论述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融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获得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融资 信用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家,构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推动者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融资难是一个极为现实而又棘手的。以下就以我国中小企业为例来论述财务管理中融资的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岗位的80%。但是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不断暴露,其核心问题是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这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融资难仍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于突破的
瓶颈。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信贷管理方式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银行为了减少放贷风险,降低放贷成本,不愿意贷款给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信息不透明、经营业绩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小的特点与银行繁杂的贷款手续不相适应,往往是贷款到位,商机已过。可以有以下归纳: 2.1融资通道过窄
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只有极少数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加上公司债券的发行又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源于银行贷款。 2.2获得信贷支持少
银行贷款虽然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由于银行对于考核其用户往往采取 “抓大放小”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存在信用歧视,从而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实际上的不平等。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融资成本高,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比较困难。 2.3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中小企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主要依靠 自身积累、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而这种单纯只靠 自我积累进行融资的方式,由于缺乏足额的资金流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规模,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2.4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使银行贷款面临着企业逃债的道德风险,银行获得企业信息状况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的多少就成为选择贷款对象的一个标准。中小企业信息状况的获取对于银行来讲存在成本大收益小的问题,因此很难获得信贷支持。银行即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也只是提供短期流动资金,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2.5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常存在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等行为,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法律对银行债权
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 “恐贷”心理。
3.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1建立和完善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积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金融机构共同规范发展,使其成为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结构的中坚力量。由于我国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因此可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3.2建立中小企业基金
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可建立三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一是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基金的来源可通过注入部分财政资金或向社会发行债券来解决,基金的功能是向中小企业提拱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信用进行保险与再保险。二是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技术创新和风险经营等。三是中小企业互助基金。可鼓励中小企业加入金融互助基金,会员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申请数倍于会费的贷款额。 3.3银行可以面向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贷款
关系型贷款所涉及的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这种软信息可视为银行生产的关于特定企业及其业主的专有知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越是专门化的知识,其转换成本越高,交易就越倾向于以长期关系的方式进行。 3.4增强金融风险控制
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分散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损失予以补偿,防止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集中到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 3.5创建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协调中小企业与中 小金融机构的关系
建立信用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和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这两个体系的职能作用,减轻信息不对称,增大“失信”企业的法制成本和道德成本,达到综合整治社会信用环境,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行
为的目的。创造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和谐发展的社会信用环境,重塑社会信用秩序。
4.结 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专家认为,关键必须变商业银行被动贷款为主动贷款,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上谈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五大措施。第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他强调,利率市场化最根本的问题是使得金融机构在一定法规的指引下能够形成利率的形成机制,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决定贷款水平、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制。二是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加强专业化金融服务。三是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四是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开辟二板市场,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五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监管。他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成分复杂,洗钱、关联企业交易、欺诈行为、过度无序竞争等隐患,所以需要加强监管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关键是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信誉度。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要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
参考文献
[1] 周雷,陈丹立,夏冰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A].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4):1-5. [2] 张秀娟.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工业技术经济,2005(7):44-46.
[3] 李伟,成金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J].
世界经济,2005(11):37-41..
[4] 方必和,庆升.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现
代管理科学,2006(1):25-28..
[5] 李亮.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与探讨[A].现代经济编辑部,
2010(2):1-4.
[6] 李忠.试议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A].金融与经济,
2007(1):13-16. [7] 朱德胜。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几点思考[B].财务与会
计,2004(5):106-110.
[8] 张敬惠.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制度供给不足[A].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2006(1):51-54.
[9] 郭涛.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B].经济师,2005(2):1-5.
[10] 张水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A].湖南长沙理工
大学金融系,2004(6):2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