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uzhou.offcn.com
衢州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与高分题库
专项一 大气和风
考点一 大气 ■ 大气及其构造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1)对流层——大气层的最低层,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千米~55千米。平流层的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水蒸气和尘埃很少,透明度高,飞机便在这一层飞行。 (3)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千米。 (4)暖层——中间层顶到500千米。
(5)散逸层——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却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 考点二 全球性季风
全球性季风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考点三 台风 ■ 台风与飓风的命名
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在东亚、东南亚一带称为“台风”;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在南半球则称“气旋”。 ■ 台风产生的条件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 ■ 台风的危害
(1)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
(2)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mm~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3)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增水。
【例题】 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 )。(单选) A.热带风暴
B.台风
http://quzhou.offcn.com
【答案】D。解析:台风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根据热带气旋的强度不同,台风又分别被称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或飓风。选项ABC都是对台风的不同称谓,只有选D。 考点四 洋流及其影响
洋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 (2)对渔场的影响
世界四大渔场及其洋流成因如下: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位于欧洲北海,北大西洋暖流与极地东风带来的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秘鲁渔场,位于秘鲁西海岸,海岸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导致上升补偿流(亦称涌流)。在太平洋东部赤道地区的科隆群岛(又名加拉帕戈斯群岛),有企鹅分布,也是秘鲁寒流的原因。
纽芬兰渔场,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附近,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考点五 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考点六 臭氧与臭氧层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漂白饮用水,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千米~50千米的大气中,称为臭氧层。
专项二 陆地
考点一 地壳的结构
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种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含量还不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四分之一。 考点二 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例题】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
http://quzhou.offcn.com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答案】A。解析: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越小。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考点三 大洋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占26%,印度洋占20%,北冰洋占4.2%。世界海洋面积太平洋占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占一半。
考点四 内水、领水、领海基线及专属经济区
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至海岸线的水域,称为“内水”,又称内海水。内水是国家领水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国家陆地领土相同的地位。
领海是指岛国或临海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领海不许他国侵犯和干涉。领海以外是公海,各国均可以自由航行。
专属经济区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确立的一项新制度。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考点五 重要海峡及运河 ■ 太平洋之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船只通过量居世界第二位。其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 印度洋之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现时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船只通过量居第四位。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 大西洋之英吉利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峡),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连接北海和比斯开湾,船只通过量居世界首位。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船只通过量居世界第三位。
■ 世界著名运河
(1)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2)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http://quzhou.offcn.com
(3)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
【例题】 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 )。(单选) 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答案】B。解析:最短路线为:油轮从科威特出发,向南经波斯湾、阿拉伯海,向东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转北经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到达大连。 考点六 南极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专项三 空间地理
考点一 恒星和星云
在各种天体之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它有很大的质量。太阳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为8分多钟。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星云的物质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氢。 考点二 天体系统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月亮和地球构成地月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考点三 太阳 ■ 太阳概况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的半径约为700000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得多,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倍。 ■ 太阳外部结构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1)我们看到的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叫做“光球”。光球表面有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