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话交换机
建成的有线通讯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满足新的国标规范,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条例及规范。
系统设计容量500门,全部提供来电显示功能,可做到统一计费,放号,新业务修改,权限等功能;
配置相应用户线路数量的配线架MDF。内线按照400线容量设计配线模块和保安单元,外线按照500线容量设计配线模块的保安单元;
在电信传输中断后,有线通讯系统自带交换功能,不影响内部通话。 1.1.1 设计标准
(1) 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件》; (2)GF001-9001 《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及其补充规定》;
(3)YDN-038-1997《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4)GF-010-95《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5)GF-010-95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事务处理部分(TC)》; (6)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
(7)YDN-020-1996《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1接口技术规范》;
(8)YDN-020-1996《本地数字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V5.2接口技术规范》。
1.1.2 系统设计
1. 总体要求
(1)主机结构: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升级扩容及功能模块的增加。关键公用电路板(时钟板、电源板、信号板等)均有冗余热备份。
(2)控制方式为:分散控制或集中控制,卖方应给出详细准确的说明。
(3)具有专网内转接呼叫的接续功能及中继旁路功能。
(4)具有用户、中继电路故障告警(声、光)功能,电路故障、闭锁消除后具有自动恢复功能。
(5)具有虚拟交换机功能,对不同性质的用户能够方便的划分到不同的虚拟交换网络,并能给不同虚拟交换网络中的用户以不同的权限。
(6)必须具有信息产业部的入网许可证并加盖投标人的公章。 2. 硬件要求
硬件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充,并能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提供的设备应全部采用经过老化测试和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系统构成应具有冗余和容错等安全措施。
要求:
交换网容量:4K×4K时隙的交换能力 最大BHCA 值(忙时试呼次数):210k 最大话务量:319 Erl 号码存储能力:24 位 号码分析能力:24 位 最大用户数:2128
最大中继数:480数字中继,64路两线环路,32路E&M中继 最大支持的MTP 链路数:32 Links 每条MTP 链路的最大负荷:0.8 Erl 最大消息处理能力:9600 MSU/s 普通话单池最大容量:约30 万张 Centrex 话单池最大容量:5000 张 集成度:要求集成一次电源及蓄电池
低功耗:设备须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多CPU 集成技术,用户电路采用智能化的供电技术,要求每个用户电路的功耗不超过0.35W,且内发热不超过0.03W;
可靠性:设备的可用度至少为99.99938%,MTBF(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达到337214.86小时。
3. 软件要求
软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软件一般性小故障引起各类严重的系统再启动;
应具有软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一旦软件出现死循环等重大故障时,应能自动再启动,并作出即时故障报告信息;
在标称容量下增加或减少用户或交换设备时,只需要使用一般的人机命令变更用户数据或局数据,无需任何软件的重新设计,并不影响正常通信;
要求具有在不中断呼叫接续的情况下,完成程序打补丁的功能。补丁区应集中专用,超过100个补丁时,厂家应无偿地提供新版本。符合最新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相关规定;
要求软件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模块之间的通信应按规定接口进行。任何一层的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他模块;
新的局数据输入后,老的局数据应能予以保留。新的局数据只有在输入及测试完成后才能投入运行。当新数据使用后不满意时,系统应具有恢复老数据运行的功能。在确认新数据使用稳定后,老数据才可以清除;
管理软件要求为中文界面,提供导航树技术的操作维护界面,既保留MML 操作简洁快速、易接网管的特点,又发挥GUI 形象细致,减少记忆难度的优点;并提供图形化的、真实的网络组件拓扑视图和设备面板视图,可视化操作程度高;请投标人提供样图。
提供的交换机要求具有内置信令分析仪,可实现对ISUP、TUP、PRA、QSIG信令的实时跟踪与解释功能,方便维护分析。
4. 组网能力
(1)应具有较强的组网功能和号码处理功能,具有网上分级优先,中继线连选、路由再选和迂回路由功能。接受、存储和转发的号码位数应大于24位,分机号码位数为4?24位,可由用户自行设置。局间应能传送被叫号码、主叫号码,以实现主叫号码显示。
(2)2048kbit/s中继接口支持中国1号信令(DTMF和MFC)、7号信令(TUP、ISUP)、专用透明网信令、Q信令、PRI信令等。
(3)要求支持远端用户模块,单个用户框须支持32-256用户的远端接入; (4)支持下带远端自交换模块,通过母局可以实现对远端交换模块的管理和维护,在母局与远端交换模块之间链路中断的情况下,远端交换模块内部用户通话不受影响;同时,远端交换模块可以出中继,就近实现与本地专网或者公网交换机的对接。
(5)交换机应具备与分组网、PSTN连接的功能;
(6)能支持实现集中实时计费并能通过局域网进行实时查询。 5. 业务功能要求 PSTN 业务
本地网用户相互之间的电话呼叫,包括本地网中的市话用户、农村用户、县城用户等;
国内、国际长途自动直拨的去话业务和国内、国际的长途自动来话业务; 各种特服呼叫,包括各类查询、申告、报警业务;
直拨呼叫PBX(用户交换机)的分机用户及呼叫PBX 人工台的业务。 补充业务
缩位拨号,缩位拨号就是用1~2 位代码来代替原来的电话号码(可以是本地号码、国内长途号码或国际号码);
热线服务,该项服务是用户在摘机后在规定时间内如果不拨号(如5 秒);即可自动接到某一固定的被叫用户;
呼出限制服务,呼出限制是发话限制,使用该项服务时,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一定的拨号程序,限制该话机的某些呼出权限(如长途);
无条件呼叫前转,允许一个用户对于他的来话呼叫可以转到另一个号码; 无应答呼叫前转, 当呼叫某一话机的电话在预定的时间内无应答时,按照转移清单将该呼叫自动转移到预先指定的一个话机;
遇忙呼叫前转,在使用该项业务时,所有对该用户的来话呼叫当遇忙时均自动转到另一个指定的号码;
呼叫等待,当A 用户正与B 用户通话,C 用户试图与A 用户建立通话连接,此时应该给A 用户一个呼叫等待的指示,表示另有用户等待与之通话。
三方通话,当用户(可以是主叫或被叫用户)与对方通话时,如需要另一方
加入通话,可在不中断与对方通话的情况下,拨叫出另一方, 实现三方共同通话或分别与两方通话。
会议电话,提供三方以上共同通话的业务称为会议电话。
不用外加任何设备,交换机本身即可提供彩铃业务及一号通同振、顺振业务。请投标方描述详细方案。
ISDN 业务
带宽业务、话音业务、承载业务。 录音业务(可选)
必须支持录音系统,远期如配置一台录音服务器,可同时提供30路录放音通道,实现任意号码的指定录音,可设置手动、自动录音,较传统并线式录音系统,音质更清晰,并且可解决并线式录音系统对2B+D接口无法录音的问题。为录音监听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