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六年级)肩肘倒立体育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以水平三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材。在课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注重学生互相保护帮助合作学练;通过学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信任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是水平三六年级技巧肩肘倒立,是在水平二技巧前后滚动的基础上延伸而来。通过完成适当的难度的技巧练习,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本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肩肘倒立的学练,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平衡感,提高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为今后学习其他体操运动项目打下基础。肩肘倒立安排3次课,本课为第一次课。教学重点:压臂翻臀、夹肘立腰;教学难点:绷脚背、双脚并拢、夹肘立腰。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2)全体学生,人数48人。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依赖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对体育项目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有较强的的合作意识。部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大多数学生能在保护帮助下完成直角坐翻臀和夹肘立腰的动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时引导和激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初步建立肩肘倒立动作概念,认识直角坐翻臀和夹肘立腰的动作要领,明确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学生基本能够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直角坐翻臀和夹肘立腰动作技术。
2.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平衡,力量、对空间的判断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保护与帮助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喜 悦,增强自信心。
五、教学策略设计与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针对人的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采取引导式、递进式的教学策略。教法上通过讲解示范、分解与完整教学、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正误对比法、展示与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学法上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纠错与保护帮助等方法,倡导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促进同学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练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见附件)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海绵垫25块、纸片25张、动作图解若干。 八、教学效果预计
最高心率:预计130—140次/分,平均心率:预计100—110次/分,
平均密度:30%—35%。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易犯错误与纠正
1.易犯错误勾脚尖、屈膝。解决办法双脚夹纸片,语言提醒或帮其压脚背 2.易犯错误夹肘不充分。解决办法直立叉腰夹肘练习。
(二)保护帮助:保护与帮助:帮护着蹲于练习者体侧,双手扶其膝关节或脚尖,帮助其平衡,语言提醒练习者脚尖膝盖绷直。 十、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有师生评价,并对教师给予评价、生生互评,在小组练习中,相互评定,共同提高;个人自评,在练习中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学生效果评价为在相互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技巧动作。
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1.课的常规(略) 2.提出课的要求和目标,督促学生把身上尖锐的东西取下。 组织:四列横队的体育队形 3. 引用“李小鹏,杨威等体操运动员——”的事迹介绍体操相关知识内容(内容:略) 4.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绕体操垫蛇形慢跑游戏。 5.徒手操(6节) 组织: 两人一垫,站于垫子两侧,教师于队伍中间领操。 一、学习肩肘倒立 (一)教师利用展板讲解肩肘倒立完整动作要领 (二)教师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一直角坐翻臀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和鼓励表扬优秀学生 (三)教师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二直角坐翻臀直立叉腰夹肘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和鼓励表扬优秀学生 辅助练习一:两人一垫,互相保护帮助轮流练习直角坐翻臀。 辅助练习二:互相保护帮助轮流练习直角坐翻臀直立叉腰夹肘。 注:每项练习每人至少进行3次。 (四)展示与评价 教师指定若干个动作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并组织集体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 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课的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普及体操知识。 教师身体力行,带领学生积极热身。 利用弧形和垫子帮助学生活动主要关节等,减少损伤。 1.利用展板建立肩肘倒立的动作概念 2.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快速解决学生的易犯错误和重难点 3.采用循序渐进、分解难度的教学法,分别通过两个辅助练习,重点解决学练中的翻臀、并腿、夹肘立腰问题,力求难题逐个击破,进而组织完整动作尝试练习,再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与指导与纠正。 4.鼓励优秀学生进行展示,给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树立榜样,勉励他人通过努力你也一定可以完成。 开始 热身 部分 (约8’) 学习提高部分 (约27’) 恢复整理部分(约5’) 二、素质练习:俯卧挺身——立定跳远 (一)教师分别讲示各素质练习的方法、要求。 (二)口令指挥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两人一垫的垫上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回顾今天的重难点。 3.布置课后作业(俯卧支撑一分钟。) 4.安排值日生归还器材,下课
提高学生的背部力量及跳跃能力,体会挺髋的感觉,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充分利用海绵垫进行放松练习,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指出优点与不足,针对问题布置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