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单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薛 关 中 学
20 .09
化学实验报告单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学校: 班级: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__班__组 指导教师: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氧气; 2.通过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认识氧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药品
高猛酸钾、水、木炭、细铁丝、蜡烛;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燃烧匙、火柴、棉花、坩埚钳。
实验步骤
1. 按图方式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试管口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按图组装仪器。 3. 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当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连续收集三瓶气体,并使其中一瓶存少量水。
4. 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6. 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 7. 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8. 拆除装置,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台。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实验装置图
疑问讨论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蓬松的棉花?
2.当加热试管后不久,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此时是否要立即开始收集气体?为什么?当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什么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水? 评语
教师签名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__班__组 指导教师: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组装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器材、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
蜡烛、木条、烧杯、铁皮架、铁架台、铁夹、锥形瓶、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集气瓶(125mL)、玻璃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镊子。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药品,并制取二氧化碳。用集气瓶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片刻后将试管加热
5. 将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 6.清洗仪器并整理实验台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