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画—山水》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4:46: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画—山水》试题及答案

姓名 班别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下面四个答案中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2

分)

1、山水画的审美特征表现为( B )。 A、意象 B、意境 C、形象 D、情景 2、表现岩石坚硬质感的皴法是( A )。 A、斧劈皴 B、荷花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3、山水画是( D )交融的艺术。

A、意象 B、意境 C、形象 D、情景 4、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 D )。 A、《早春图》 B、《溪山行旅图》 C、《千里江山图》 D、《游春图》 5、标志着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并开始成熟起来的作品是( D )。 A、《早春图》 B、《溪山行旅图》 C、《千里江山图》 D、《游春图》 6、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在艺术处理上创造( B )透视方法构图取景。

A、平行 B、平远 C、高远 D、深远 7、《早春图》取用( C )透视方法构图取景。 A、平行 B、平远 C、高远 D、深远 8、以下作品中同时运用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方法的是( C )。 A、《溪山行旅图》 B、《游春图》 C、《千里江山图》 D、《山市晴峦图》 9、《游春图》的作者是隋代的( B )。

A、郭熙 B、展子虔 C、王希孟 D、倪瓒 10、〈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的〈 A 〉

A、郭熙 B、展子虔 C、王希孟 D、倪瓒 11、《六君子图》的作者是元代的( D )。 A、郭熙 B、展子虔 C、王希孟 D、倪瓒

二、

多项选择题:(下面四个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山水画创作方法遵循的原则是( AC )。 A、外师造化 B、搜妙创真 C、中得心源 D、以形写神 2、中国山水画构图取景有( BCD )的透视方法。

A、平行 B、平远 C、高远 D、深远 3、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有( ACD )。 A、斧劈皴 B、荷花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4、表现土壤丘壑疏松质感的皴法有( CD )。 A、斧劈皴 B、荷花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5、郭熙在《早春图》中创造了( BC )的皴法表现火成岩山石的奇特状貌质感。

A、斧劈皴 B、鬼脸皴 C、云头皴 D、荷叶皴 三、 判断改错题:(请判断划线部分内容的正或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青绿山水发展到元代,进入了成熟阶段。( 宋代 )

2、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所谓的“风景画”有着本质的相同。( 不同 ) 3、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山水画。( 人物画 ) 4、《山市晴峦图》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贤。( 南宋的玉涧 ) 5、《千岩万壑图》的作者是黎雄才。( 龚贤 )

四、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游春图》卷与《早春图》轴在春景表现上有何不同之处?比较范宽《溪山行旅图》轴与《早春图》轴在构图、意境、皴法上的区别。

2、山水画有哪几种透视方法?这几种方法方法有何审美特点?可以混合运用吗?

五、 作品欣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欣赏《六君子图》。

作品样图略

2、 欣赏《千里江山图》。 作品样图略

3、 欣赏《早春图》。 作品样图略

《中国画—山水》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D 6、B 7、C 9、B 10、A 11、D 二、 多项选择题: 1、AC 2、BCD 3、ACD 4、CD 5、BC

三、 判断改错题:

1、× 宋代 2、× 不同 3、× 4、× 南宋的玉涧 5、× 龚贤 四、

简答题:

8、C 人物画

1、 答:《游春图》卷,画家巧妙地抓住了初春景色与人活动的特征,整个画

面给人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与《游春图》卷比较起来,《早春图》轴另有一番艺术情趣,画家善于用水墨而不用色捕捉

早春自然景色余寒未尽的气候特征,表现冬去春来的细微的季节变化,显示出寒凝大地发春华、春山淡冶而如笑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意境,反映了画家对春到人间的欢悦之情。 2、 答:(1)、中国山水画有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方法。(2)、平远法的

审美特点:。自近山而望远山,景物辽阔;高远法的审美特点:自山下而

仰山巅,上突危峰下瞰穷谷坡岸水际之章法,给人以气势磅礴伟岸崇高之感;深远法的审美特点:自山前而窥山后,景象宏伟壮观。(3)、这三种方法可以混合运用,如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这三种透视方法

的混合。

五、 作品欣赏题:

1、 答: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轴,在一块平坦的太湖坡面上绘松柏榆樟楠

槐六棵树,行列修挺,疏密掩映错落得体,凌水遨波,借以表现他孤傲清

高的个性。为表现这种独特个性,他创造了两岸夹一水平远构图法,即近景为平坡疏木,中景为湖水,远景为平岫浅滩,造成萧疏荒凉的意境,给人以景愈简而意愈繁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想象余韵。

2、 答: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画家灵活地运用平远、高远、深远

三种透视方法,创造性地表现了千里之山尽奇、万里之水尽秀的宏伟壮观景象。构图上巧布重山复水,平坡远岫,幽谷深涧瀑流,栈桥、人物、村落、车船、丛树,这一切自然与人文景物在画家的高度概括手法处理下,充满真实感人的气息和优美旷远的意境,反映了画家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3、 答:《早春图》轴,画家善于用水墨而不用色捕捉早春自然景色余寒未尽

的气候特征,表现冬去春来的细微的季节变化:山谷间烟云连绵浮动空气

潮润,树丛开始吐露嫩叶;幽涧中细瀑三叠,恢复水流;山色晦明晦暗,山体天骨舒展;水岸边山径上渔夫、樵夫、担夫、旅客开始忙碌穿梭······显示出寒凝大地发春华、春山淡冶而如笑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意境,反映了画家对春到人间的欢悦之情。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画—山水》试题及答案 的文档
《中国画—山水》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k2h53ej3p41z4g1ryv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