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颐和园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并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
2.出示图片,欣赏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交流谈感受。
3.通过图片感受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就够了,但要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需要美的智慧。大家有信心吗?现在我们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颐”左边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想一想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请画出来读一读。
2.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呢?
①男女生读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②写法指导:像这样总写感觉印象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结尾,这种写法叫——前后呼应。
3.既然这是一篇游记,那作者一定会告诉我们游览路线,请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像这样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的方法叫移步换景。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写游记或参观记。你能带着老师走走作者的游览路线吗?你来说,老师画。
4.有感情地读一读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1.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带着摄影机来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还可以背下来。
2.汇报交流: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呢?为什么? (1)长廊
①指名读文(第二段),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是怎样的印象?(长、美)
②体会长廊的长。
A.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好吗? B.齐读感受后交流: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一眼望不到头、700多米长、273间)
C.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哪种写法好。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
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D.指导朗读:引读“长廊真长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
③感受长廊的美。
A.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长廊的美?(五彩的画) 出示这些画的录像,谁来说说这些画怎么样?
你能用止“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这些画吗?
小结: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B.你还可以从有哪些地方感受到长廊的美呢?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鲜花常开)
“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C.引读:长廊这么长,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呀!请大家带着对长廊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第二段!
④小结: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