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
1.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则( )
A.F1
2.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朝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向 1 2 3
水
3 6 9
朝上 朝上 朝上
2.8 5.6 8.4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3.如图,在圆筒的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各孔喷出水的情况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液体密度有关 B. 与液体深度有关 C. 与液柱粗细有关 D. 与容器形状有关
4.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三峡船闸
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 F甲 7.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8.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pA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特点: (1)如图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段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____关系。 (2)图中U形管内注入的红墨水,若红墨水的密度和水接近,且h=10cm,则橡皮膜处的压强约为____Pa.(g取10N/kg) h 10..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____的增加而增大,他潜到5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 33 Pa.(ρ海水取1.0×10kg/m,g取10N/kg) 11.在一个30cm高的容器中,装有20cm深的水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Pa,现把重为7.5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不与容器底部接触),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g=10N/kg) 12.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满甲、乙两种液体时,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起来, 3 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___kg/m(假设两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m/g V/cm3 13.如图,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高度之比1∶1,容器内部底面积之比1∶3,都装满水,现将两质量之比为1∶4的木块a、b缓缓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则此时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 甲 乙 14.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85m水库水深125m,此时有一条中华鲟在水库底贴底游弋,请计算出中华鲟身上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10N/kg) 15.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共有5级如图所示的闸室.现有一艘轮船从水位是150m的上游进入首级闸室,当首级闸室的水位降到130m时,轮船就可以进入下一级闸室了.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门高40m,宽20m,厚3m,由钢 33 制材料制成(钢的密度取ρ钢=8×10kg/m,g取10N/k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