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专题一
1.(2009年广东会考29题)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庄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 2.(2011年6月广东会考55题)“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3.(2010年7月新疆会考18题)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筒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4.(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5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5.(2010年广东会考 29题)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6.(2009年安徽会考18题)古代中国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国最早主张“性本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7.(2010年1月新疆会考19题)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8.(2008年1月宁夏会考15题)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 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 9.(2009年天津会考24 题)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0.(2009年浙江会考26题)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1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问题的先驱。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吸引了大量门徒。他的学生将其言论和教诲编辑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是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12.(2008年1月福建会考20题)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调整人际关系、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3.(2011年浙江会考26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
14.(2007年江苏会考23题)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2009年黑龙江会考16题)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下列属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①程颢、程颐 ②朱熹 ③陆九渊、王守仁 ③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③ D.①③④ 16.(2011年1月福建会考23题)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称号 思想家 籍贯 福建泉州 主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生卒年 1527—1602思 想主抨击道学,反对礼教 年 张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1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18.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
A.早期儒学 B.黄老学说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宋明理学
19.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20.(2011年1月宁夏会考15题)汉武帝时期,禁止其它思想传播,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这一措施被称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百家争鸣 C.焚书坑儒 D.重农抑商 21.(2010年6月广东会考32题)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22.(2010年1月山东会考14题)《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23.(2009年浙江会考25题)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4.(2010年6月福建会考20题)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制天命而用之” C.“民贵君轻” D.“兼爱”、“非攻” 25.(2009年6月福建会考20题)汉代以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宋
2
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它是
A.心学 B.佛学 C.理学 D.伦理学 26. (2010年山西会考19题)明朝李蛰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蛰的主张是针对( ) A.八股取士 B.存天理,灭人欲 C.格物致知 D.农本观念 27.(2011年安徽会考16题)春秋时期,“学在官府”逐渐向“学在民间”发展,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7题)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 荀况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2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这反映了他
A.主张男尊女卑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 C.迷信孔子的思想 D.主张“工商皆本” 30.(2008年海南会考1题)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以悼念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数万生命。其中所包涵传统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思想源于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31.(2008年天津会考31 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A.“百家争鸣”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维新思想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 32.(2011年浙江会考27题)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这位哲学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33.(2010年天津会考24题)“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4.(2010年6月广东会考31题)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A.“无为而治” B.“格物致知”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35.(2009年福建会考20题)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兵家思想 36.(2009年天津会考23 题)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37.(2009年江苏会考19题)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38.(2011年1月福建会考21题)朱熹在福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他的历史地位是
A.开创了宋明理学 B.开创清代考证学之先河 C.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 D.建立心学理论 39.(2007年海南会考15 题)在古希腊产生柏拉图、古印度产生释迦牟尼的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巨人,他就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3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40.(2009年山东会考14题)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 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41.(2010年江苏会考5题)右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2.(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6题)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是 A. 民贵君轻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法不阿贵
43.有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去郊外山林里游玩,有一段关于“花树的存在与否,与人内心感受有什么关系”的对话。在王阳明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下列观点符合上述对话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穷理然后足以致知D.知行合一 44.(2010年海南会考15题)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永恒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他们针对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百花齐放 45.(2008年1月福建会考21题)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孔子 B.朱熹 C.陆九渊 D.李贽 46.(2010年广东会考56 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提倡重农抑商 B.主张学习西方 C.反对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47.(2010年浙江会考28题)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8.(2009年黑龙江会考15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通过孔子思想表现出来的。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仁”和“礼” B. “兼爱”“非攻” C. “齐一万物” D. “法、术、势” 49.(2011年1月河南会考29题)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九流”一说。其中“三教”指的是( ) A.儒、法、道 B.儒、佛、道 C.儒、墨、法 D.墨、佛、道 50.(2009年7月新疆会考 19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 A.秦代后 B.汉代后 C.唐代后 D.宋代后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