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林黛玉解说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7:35: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B、王熙凤:

《林黛玉进贾府》解说论文

迁安二中 李小芬

我的总体教学设想: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利用文本,通过对林黛玉、王熙凤两个人物分析,让学生学会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分析的方法,并进而可以在写作中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上,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对应学教案,二者同步,相互补充。高一语文必修三种的《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单元的第一课,我觉得应该利用好典范的文言小说作品,它的语言运用、形象塑造、主题构建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其他走在前列的高考省市,《红楼梦》内容的考查也是个重点,而且,在文后的练习应用里,也有相关的内容出现,因此,我们要抓牢文本。高一新生进入下学期后,也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有了一定的知识,也有阅读渴望,所以,我们要授之以渔,提供方法,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质疑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重点、难点

分析林黛玉、王熙凤形象,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漫画,让学生猜猜他们是谁。学生在风趣幽默的氛围中,进入本课,接着问为什么大家能一眼就认出他们,因为他们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林黛玉,走进王熙凤一睹他们的风采。看看曹老先生是运用什么手法使他们名垂文史的。这个导入法为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去学。

首先,请大家齐读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

二、走进文本是对上节课内容的检验,同时也是对这节课内容的一个铺垫。出题力求简单,主要是调动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高信心,让他们动起来。 三、合作探究 A、林黛玉

1、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林黛玉肖像描写的语句,通过他人的眼睛,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黛玉形象?

2、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在哪些地方?体

1

1、对于本文中的王熙凤,作者重点写了四件事,分别是什么? 2、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有什么特点?

3、作者为什么那样细致地描写王熙凤的服饰衣着?透露出王熙凤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样的容貌描写透露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5、王熙凤见黛玉的语言描写以及王熙凤见到黛玉后感情转喜为悲,转悲为喜非常快共 同体现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征?

6、写王熙凤与王夫人的对话突出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点。 C、总结

通过对林黛玉以及王熙凤的分析,我们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明确方法 :多设问题勤思考 答案要在文本找。这些题重点让学生学会回归文本找答案,让学生学会思考。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浅层次的就是听其言、观其行、审其思、察其色。

方法解读:对文本进行拉网式扫描,仔细分析文本,提问讨论,找寻出答案。 (回归文本-搜寻语段-提问讨论-分析性格)

明确方法 :关键词句细推敲 内容围着主题跑。在浅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还需分析运用什么方法。 方法解读:在通读课文,提问讨论时,还要抓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即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行动。从而全面了解课文,人物是特定环境下的人物。

总结的内容需要学生从现象升华到本质,揭示方法规律。

四、课堂检测要典型而精,既对本节课内容总结,还需迁移提升。因此我在第四小题让学生去写,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猜猜他是谁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学。 五、我希望达到的的效果 1、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

多设问题勤思考 答案要在文本找 关键词句细推敲 内容围着主题跑

2、熟练应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养成质疑讨论总结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为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所以教法和学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具体操作方式是小组合作探究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学伊始,我就把我们班分为9个小组,6、7个人一组,优弱搭配,确定组长,每组都起了一个能激起学生士气的名称,每节课都采用分组积分赛制。 这样,学生就在竞争中激发学习兴趣,在竞争中掌握知识,在竞争中强化了探求、思维意识。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对阅读文学作品不再畏惧,有章可循,学生的讨论总结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为后面的古文学习铺平道路。

搜索更多关于: 林黛玉解说论文 的文档
林黛玉解说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kr549ohag565ja3utx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