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案[10]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3191( C )
A.人体内兴奋可以在④处双向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解析] 据图分析,④表示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负责信号的传出,因此在④处,兴奋单向传递,A错误;兴奋传导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①→②→③→④→⑤,B错误;在传入神经中,信号在突触前膜上由电信号转为化学信号,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C正确;人脑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而③是脊髓的神经中枢,D错误。
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3192( B )
A.人发生过敏反应时,结构1的通透性会降低 B.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增加 C.丙液和乙液可以通过结构2相互渗透 D.3中无氧呼吸的产物会引起甲液PH明显下降
[解析] 由图可知,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膜)。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人发生过敏反应,1毛细血管壁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A错误;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因为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组织液增加,B正确;淋巴液是组织液通过淋巴管渗透产生,C错误;3中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排到内环境,但由于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不会引起血浆内PH明显下降,D错误。
3.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3193( B )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 B.浓度为10
-5
和104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
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
[解析] 由图1可知,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A正确;由图2可知,浓度为10
-5
的PAC对主根生长为促进作用,B错误;由图2可知,适当降低
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C正确;由图2可知,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D正确。
4.(2016·冀州质检)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 21963194( A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解析] 据图分析,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不一定使其兴奋,这由神经递质来决定。
5.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3195( B )
A.正常人血糖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解析] 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减弱,A错误;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B正确;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均增加,C错误;人体被病毒感染时,首先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中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毒释放,在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病原体清除,D错误。
6.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3196( C ) A.同一浓度的2,4-D和生长素对植物体有相同的作用时效 B.寒冷环境中参加户外活动,机体通过减少排尿来减少散热
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
D.人体对侵入的病原体仅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解析] 同一浓度的2,4-D和生长素对植物体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激素作用后会失活,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稳定性高,作用时间长,A错误;寒冷环境中参加户外活动,机体通过收缩皮肤毛细血管、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不是通过减少排尿来减少散热,B错误;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或寄生菌,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非选择题
7.(16分)(2017·山东青岛检测)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21963197
(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棉花植株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具有__两重性__,C点表示的含义是__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相同__;若测得植株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__m<x<2m__。
(2)在早春低温时为让种子早发芽,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最可能是让流水冲去种子中的__脱落酸__(激素)。
(3)感染了矮化病毒的棉花植株非常矮小。在不考虑病毒对其他植物激素影响的情况下,请利用植株幼苗设计实验验证“矮化病毒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健壮棉花幼苗、矮化病毒、赤霉素溶液、蒸馏水、喷壶、量尺等。 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健壮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用__矮化病毒__处理。 ②甲组喷洒一定浓度的__赤霉素__溶液,乙组喷洒等量__蒸馏水__。
③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棉花植株的高度,记录数据,整理并计算__甲、乙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__。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_甲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组__,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高于茎,生长素对植物器官(根和茎)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点表示的含义是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相同。单侧光可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且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2m,即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m<x<2m。(2)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的萌发,种子在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能够降低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提高种子的萌发率。(3)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一组使其感染矮化病毒,且不做任何处理;另一组使其感染矮化病毒,定期补充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实验的因变量是棉花幼苗的株高,因此需要培养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棉花幼苗进行株高测定。根据实验提供的结论可以推测:感染矮化病毒的棉花幼苗植株矮小,感染矮化病毒但定期补充一定浓度赤霉素的棉花幼苗植株高,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8.(16分)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导学号 2196319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