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案10必修3第1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含解析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8:27: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_神经递质_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 mol/L、145m 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Na__。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分级__(分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淋巴因子__及细胞Y的__增殖、分化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解析]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 mol/L、145m 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钠离子。(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3)分析题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淋巴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为自身免疫疾病,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以及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进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抗体A。

9.(16分)据《山东商报》报道,7月9日,淄博一产妇因“捂月子”中暑身亡。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导学号 21963199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__温度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__,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__毛细血管舒张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下丘脑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抗利尿激素__,继而促进__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冒,当人感冒发烧时,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时机体的产热__等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大脑皮层__。

(4)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

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发生热射病时,一方面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__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__,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另一方面高温会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__增高__(填“增高”或“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水平衡、体温平衡调节途径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此题,应区分体温调节中枢和冷热感觉产生部位的不同。(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温度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或ADH)增多,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3)当人体温维持在39℃高温时,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4)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高温还会损害细胞膜,使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减弱,通透性增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10.(16分)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1是某人的体检化验单和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图2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及其发挥血糖调节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导学号 21963200

(1)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是__80~120__mg/dl。从图中的化验单可以看出其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__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__。

(2)能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的刺激X最可能是__血糖含量升高__。据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可知,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__神经-体液__共同调节的结果。

(3)图2中的激素a是__胰高血糖素__,它与激素b的关系是__拮抗作用__。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肝细胞等靶细胞处发挥调节作用。

(4)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__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肝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__。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基因的选择性表达__。

(5)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速度将会__加快__(填“加快”或“减慢”)。

[解析] (1)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是80~120 mg/dl。根据化验单中,对照参考范围可知,生理指标测定值异常的项目有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2)血糖含量升高能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降低血糖含量。据图分析可知,血糖调节受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但激素调节占主导地位。(3)图中激素a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血糖升高。激素b为胰岛素,可抑制血糖含量。两者对血糖调节过程起拮抗作用。(4)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肝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速度将会加快,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案10必修3第1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含解析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lhlb917ac3gznb0gt563y3j84vsiw00aa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